以一流作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南京日报 时间:2025-02-06 15:32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乙巳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我市召开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动员全市上下锚定目标、鼓足干劲,以一流作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为企为民服务质效,为打好“三大关键仗”“三大攻坚仗”、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开启新一年工作的风向标,“新春第一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破除“节后综合征”的收心会、提振鼓舞士气的开工会,更重要在于深入分析当前形势,认清自身不足,明确目标任务,在“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上凝聚共识,为2025年工作谋篇布局、指明方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发展夯实基础,离不开作风和环境的支撑。事实上,这已经是南京持续多年在开工首日召开“新春第一会”并聚焦“营商环境建设”这一主题;从“1.0版”到“7.0版”,南京营商环境政策迭代升级、持续更新,就是要进一步发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强烈信号,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就是要进一步彰显南京以作风提升引领环境跃升、以理念创新带动发展突破的坚定决心。

为何在节后首日就“重锤响鼓”?这是应对城市之间日益激烈竞争态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的内在要求。过去一年,南京经济稳中有进、多项指标领跑全省全国,但光环之下亦有隐忧。从“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紧迫形势,到“盼政策更直达、服务更智能”的朴素诉求,再到“政策门槛偏高、线上填报仍需线下盖章”的现实痛点,这座城市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场作风与环境的深刻变革。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南京破局突围的着力点和主攻点。

改革要瞄准何处发力?根本在于以企业感受为标尺,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要以需求性牵引提升“企业感受度”,让企业感受到发展红利、高效服务和城市温度;要以集成性服务提升“整体便利度”,坚持换位思考,注重承诺兑现,多用数据说话;要以系统性赋能提升“要素丰裕度”,帮企业解决好引才、融资、用地等迫切需求,保障好算力、数据、绿电等新型生产要素需求;要以服务性监管提升“市场容新度”,积极探索“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从制度上保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以制度性供给提升“生态共享度”,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制度型开放、拓展和开放应用场景,让营商环境从单点突破走向生态优化。

如何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工作机制很重要,干部作风是关键。当领导干部以企业视角体验办事流程,当政策制定者与企业家“同坐一条板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冰才能消融。把好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安排,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从解决“个性问题”到解决“共性问题”,方能避免“雨过地皮湿”。各级干部与企业家打交道,不仅要做到“门好进、脸好看”,更要“懂产业、会创新”,政企对话才能真正从“客套寒暄”升华为“价值共创”,迸发出思想火花和澎湃动力。

春光不待人,奋斗正当时。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其本质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南京以“新春第一会”鸣枪起跑,展现的不仅是抢抓开局的速度,更是重塑基因的深度。我们深信,当政务服务从“能办”走向“好办”,当制度创新从“跟跑”转向“领跑”,这座千年古都将再次重塑城市发展逻辑,孕育出属于新时代的金陵气象;这场始于作风建设的深刻变革,既是“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更是对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的生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