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南京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 媒体评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固树立“产业立市、制造强市”鲜明导向。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已经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市上下把握“三大关键”,注重“六个统筹”,突出“十项重点”,其中之一就是“统筹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壮大”。
传统产业是“基本盘、老家底”。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比喻:“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破除将传统产业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的误区。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发展方式。传统产业往往是经过日积月累探索,最终物竞天择的适生产业,只要用心改造,就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要借“数”腾飞。南京拥有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汽车等传统产业,是产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要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效率。要紧扣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的“含金量”提高传统产业的“含新量”,促进钢铁产业全流程数字化、产品定制化,推动传统燃油车加快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方向转型,借“数”腾飞,做强做优。
要以“链”聚合。当前,南京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重要的窗口期、突破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部署,必须扎实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都市圈核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资源配置优势、功能优势、枢纽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要“舍”低端落后产能,聚焦“减油增化”,推动石化产业向下游产品链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要向“绿”而行。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传统产业赢得未来的关键因素。于南京而言,要牢牢把握推动产业体系绿色化发展重大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摈弃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的老路,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循环利用,降低传统产业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及影响。
守正者进,创新者强。今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之年,让我们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锚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发展,在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