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南京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 媒体评论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扎实抓好今年收官工作、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提升立的实效,切实肩负好“挑起大梁”的重大责任。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新时代以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会议在提出“稳”和“进”相互促进的同时,还要求“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从而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法。
“稳”是大局和基础。夯实稳的基础,就要全力以赴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今年以来,南京认真对照国家和省系列政策文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出《南京市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等承接落实和转化落地的具体举措,有力推动三次产业稳步增长、工业生产支撑有力、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南京正以主动的稳、积极的稳、进取的稳,不断巩固扩大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
“进”是方向和动力。激发进的动能,就是要在穿越激流险滩,开辟新的壮丽航程上,昂扬“进”的精神和力量。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并在南京调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要更加自觉把南京发展放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中谋划,放在全省大局中推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奋力走在前列。市委鲜明提出,南京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产业强市建设必须率先突破。南京正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做好经济工作,还要正确把握“立”和“破”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比喻:“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坚持先立后破,关键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尤其体现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重点任务中。今年以来,南京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出“人才强市25条”和“重点产业人才7策”等人才新政,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激活发展“变量”。
“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战术来落实和执行,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做任何一项工作,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而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时近岁尾,更当惜时如金。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让我们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导的方法论,牢牢领会“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辩证关系,洞察时与势、把握稳和进,走在前、做示范,为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