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南京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 媒体评论
农民常说,“水是庄稼人的胆。”好的政策同样如此。日前,我市出台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3条政策举措”,更大力度繁荣消费市场、扩大有效投资、深化对外开放、推进产业强市、促进发展惠民、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生命力就在于实施。各板块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策的到达率、精准度和实效性,从根上“浇水施肥”,绝不搞“大水漫灌”。
从根上“浇水施肥”,要确保“到达率”。从政策“源头”到“田间地头”,存在一个细化、转化的过程,可能面对各种堵点、难点问题。这就需要各板块各部门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系统发力、统筹施策,以集成政策之“实”,解企业发展之“忧”,切实把好政策用到位,使之尽快变成现实生产力。比如,“23条政策举措”的第一条,就聚焦“更大力度繁荣消费市场”,以发放惠民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形式,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能够有效促消费、扩需求、强信心,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持续动力。
从根上“浇水施肥”,要确保“精准度”。政策的实施不是“撒胡椒面”,更不能“一刀切”,而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滴灌。企业规模、产业属性、所有制形式、盈利模式并不一样,遇到的市场“痛点”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各板块各部门瞄准靶向目标,聚焦企业的具体需求,在政策投放上更有针对性,做到分类施策、一企一策,确保政策落实的精准性。这既考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也能反映出各级干部的作风高下,务必以精准举措、暖心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从根上“浇水施肥”,要确保“实效性”。今年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生产需求总体平稳,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当前各种困难挑战不容忽视,信心不足、预期下降等问题亟待破解。“23条政策举措”承接上级重大政策、立足南京发展实际、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具有含金量。“政策清单”也是“责任清单”。各板块各部门要一张清单到底,对于已经启动的政策举措,第一时间推进落实;对于尚待细化完善的政策,积极做好谋划推进,确保政策及时落地、取得实效,转化为企业沉甸甸的获得感。
实践早已证明,“大水漫灌”浪费大、效果差,从根上“浇水施肥”才是惠企“良药”。我们要用好政策有形之手,借力市场无形之手,细化“施工图”、破解真问题,让“水流”更有效、更精准地流向经营主体,努力形成企业得实惠、市场增信心、经济稳增长的良好局面,更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交出开局之年的合格答卷。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