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9-04 00:00来源:中共南京市委 南京市人民政府
21.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对标世行宜商环境评价新规则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定期发布创新案例、应用场景。推广“亲清政风”集成式服务,更好发挥“宁企通”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推动实现“惠企政策一站汇聚、奖补事项一屏申报、审批服务一体办理、政策匹配一键推送、政企互动一线直达”。坚持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材料“零提供”等创新做法,推进投标电子保函(保险)应用和数字证书互认。用好12345“亲清·一企来”服务热线,及时高效办理企业诉求。落实各项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降低重点批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助企业缓解用工、房租、水电气、交通物流等成本压力,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国有投资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
22.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施企业上市“宁航行动”计划,试行信用报告替代合规证明,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围绕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从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人才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到并购基金在内的股权投资产业生态,大力吸引公募基金管理机构落户,加快建设金鱼嘴基金街区、扬子江国际基金街区等重点集聚区,打造长三角基金业集群发展新高地。支持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建设,促进二手基金交易和份额流转。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活动,强化“南京金服”平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功能,充分发挥“宁创融”再贷款、“宁创贷”等产品作用,重点加强对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加强转贷基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减免转贷费。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减少或取消抵押、质押反担保要求。(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发改委、市政府国资委、原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市财政局、紫金投资集团等)
23.加大法治护航力度。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广非现场执法监管、综合研判联合检查等做法,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高效处理恶意中伤、损毁企业声誉,以及侵害生产经营者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违法行为。依托南京市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全类型破产保护模式,完善困境企业挽救预重整适用指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充分发挥南京知识产权法庭作用,探索知识产权侵权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建立商事仲裁主动服务、提前融入机制,推进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实体化运行,提供高效便捷的涉外仲裁法律服务。(责任单位: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南京仲裁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