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对江宁实验小学进行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现场考核,结果表明,江宁实验小学文化活动突出生态主题,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符合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基本条件,并将于6月5日授牌“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实验型、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办学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化”原则,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生态环保的良好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美丽中国的种子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校先后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双减教育”示范创建学校、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江宁区垃圾分类示范校等600多项荣誉。
融合课题研究,引领绿色实践
该校围绕“课题研究有生态、环保实践进校园”宗旨,以省课题《引领教师建构自己的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契机,带领全校教师在课内课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努力构建课内固基、课外延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框架。在核心团队的有力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废旧物品再利用等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子课题得以落实落地。同时,该校指导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木草坪,体验资源再利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开发校本课程,赋能生态教育
结合“悠悠童耕”劳动校本课程,研发1-6年级绿化精品课程,开设《种大蒜》《养护小金鱼》等多套生态文明课程;发布校园劳动教育清单,在1-6年级分阶段开展“悠悠农场”养护、废旧物品制作手工玩具、参与路面打扫等社区公益服务等活动;实施《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校本课程,构建“基础性+拓展性+实践融通性”三类课程内容;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等节日,在不同年级组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征文、演讲、书画、手抄报、板报等竞赛活动,厚植校园生态文化,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美好校园的浓厚氛围。
拓展阅读视界,感悟环保情怀
“悠悠书童”大阅读课程是南京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包含悠悠教科书、悠悠课外书和悠悠社会书三大项目。该校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育人链条的重要一环,在教学改革中全力拓宽“悠悠书童”大阅读课程。一方面,教师对教科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加工、优化、拓展,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态环保内容进行研读探索、思考辨析,通过阅读评比、“悠悠”剧场、“悦”读节等平台展示学生的生态文明学习成果,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一方面,该校为学生列出、提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外阅读书目,通过家校合作开设班级小书架、阅读角,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养成边读边记录的良好习惯,形成了“生态小报”“我家周围的生态家园”“生态文明伴我行”等手抄报和图鉴作品,在学校予以展示。同时,巧妙利用教室窗台、转角,打造班级绿植园林景致,让学生对花草进行养护,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陪伴成长、收获快乐。
走进社会课堂,投身生态实践
坚持生态文明教育“面对面”“零距离”。该校定期组织小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生态环保理念从学校走向社会,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接触、感受、呵护大自然,培养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能力,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守护者。在东山林园,组织学生捡拾垃圾,了解垃圾的来源、现状、危害,了解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和正确的投放方法,提高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减少垃圾产生的能力;在城北污水处理厂,组织学生了解生活污水的产生、直接排放的危害,了解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目的意义,熟悉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明白“衣服脏了用水洗,水脏了用什么洗”的道理,体会净水的不易;在紫金山,组织学生开展鸟类现状调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提出爱鸟护鸟建议;在杨家圩公园,为优化生态建设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等,引导学生在研学中感悟自然,爱护环境,开阔眼界,启迪心灵,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兴趣和行动自觉。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担当,努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生活方式,积极争当美丽中国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努力让学校“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美好愿景化为令人向往的生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