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政府工作部门 > 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2009年度市人防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发布时间:2013-09-10 16:27 来源: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编制的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其他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市政府网站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www.nanjing.gov.cn和本单位门户网站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秘书处,电话:025-83355092

 


 

 


 

一、概 述

 


 

2009年我办根据《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要求,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目前,我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运转正常,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到位,制度逐步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我办成立了以办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办分管领导兼任。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2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并开辟了公共查阅点。同时,按处室职能把政务公开的内容分解到各处室,形成“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处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工作中,由秘书处负责牵头,工程处、指通处、综合处、法规处、组宣处等有关处室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监察室进行监督,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整体同步推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为加强对新闻舆论的引导,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权威有效、顺畅快捷的人防公共信息,我办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由新闻发言人负责我办日常的新闻发布和媒体接待工作。其他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以单位名义或以公职身份发布政务信息。2009年10月,为进一步深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网络在传播政府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政府民意沟通渠道的作用,我办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选定了一名网络发言人、两名联络员。网络发言人在网上以单位实名,适时就本单位的政务信息进行发布,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处理相关网帖的答复,研究分析网络舆情与网络事件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度我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7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办对应当公开的信息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公开程序和责任部门都做了明确规定。人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建设事关军事斗争准备的全局。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教和军事中心,综合性通信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国家确定为人民防空一类重点设防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属于战备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与其他部门相比,人防具有特殊性,特别是有关人防工作的规划、计划、人防工程的数据、指挥通讯信息等,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需要严格保密。因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一方面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凡是与社会、公众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凡是能够公开的信息,都尽量向社会公开。如每年定期鸣放防空袭警报,都要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修订后,及时调整人防权力事项,并在网上公布;定期在南京日报等媒体上刊登人防动态信息;人防办领导变动、分工变化后也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年内还对人防网站上已登录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更新完善。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保密规定,不能公开的信息坚决保守秘密。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度本办的2个专门信息申请受理点(人防网站和秘书处),均未收到受理信息公开申请件。

 


 

 


 

四、咨询处理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本办2009年度在市建设政务大厅等人防“窗口”共接受市民咨询约8500余人次,接听咨询电话4500余次,当面接待咨询1500余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年度未发生针对我办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件,也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件,此外,我办也未收到各类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报)件。

 


 

 


 

六、其他工作情况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办以“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数字人防、提升行政效能”为目标,积极开展为企业、基层、项目、人才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抓好便民服务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具体推出了八项便民服务措施。如,为省市重点工程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辟人防“绿色通道”;对于市、区(县)重大项目包括软件企业的项目,最大限度地依法给予优惠政策;优化人防项目办事流程,调整“三区两县”人防工程项目审查程序,全程跟踪服务等。坚持“提前介入、随到随办、现场督办、特事特办”,在摄山星城、万达广场·西地一街区、江宁织造府等一大批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服务中,分别采取实例讲解、样板工程示范、主动巡查、合理化建议、缩短竣工初验时间等措施,与建设单位共商质监方案,强化事前监控、技术监督交底、隐蔽工程验收环节,共同做好人防工程质监、环境检测、平战转换预案和工程档案管理。

 


 

自6月份起,人防重大工程项目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行政审批承诺时限全程缩减,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和易地建设防空地下室的行政许可承诺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设计图纸审查的承诺时限缩短了2个工作日;拆除、改造、报废和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审批的承诺时限缩短了5个工作日。

 


 

“五服务”活动八项便民措施推出以来,项目办理的实际时间普遍比行政承诺时间大大提前,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5月13日,收到高桥门经济适用房防空地下室立项申请,第三天全部办结;7月10日,收到南京博物院防空地下室面积及区域核定申请,第四天全部办结;7月20日,收到翁家营经济适用房防空地下室立项申请,第四天全部办结。新城大厦二期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仅用了3个工作日就交付给河西新城建设指挥部,按以往的惯例,公开的承诺时间是10个工作日。

 


 

近年来,我办还坚持“开门立法”、“送法上门”,凡是遇到重大政策出台或执行前,都坚持召开行政相对人座谈会,广泛征求建设单位和开发商意见。凡是行政执法事项,都坚持宣讲在前,认真做好政策咨询服务。如在雨花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等软件企业项目中,人防办多次上门或到现场开展服务,得到了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企业的认可。

 


 

点击南京人防网站,可以看到目前人防办负责的4大类14项行政执法事项(3项行政许可、6项行政处罚、2项行政征收和3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全部在网上公布,接受公众监督。打开人防政务信息栏目,可以看到《人防办信息公开目录》、《人防办信息公开指南》等文件,咨询查询、表格下载、在线投诉、办理结果反馈、网上政务大厅链接等便民内容,使公众与人防部门的互动交流畅通便捷。

 


 

我办自2008年6月份开始网上办理人防行政事项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了流程标准化、全过程实时监控、信息公开透明的目标要求。据统计,2009年全年网上办件达1330多项,全部通过网上并联审批的方式完成,实现了行政审批“全程上网”和“零投诉”,在全市电子监察监控系统开展的行政审批绩效测评中,人防办每月考核都排名靠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回顾和认真自查,2009年市人防办虽然努力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定》,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标准、严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组织学习不够,有些同志对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要求不高,工作缺乏主动性。在深化创新方面有待加强,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动态消息较少,更新速率不够快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健全和完善机关的政务公开制度,在全面、准确、及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上下大力气,强化责任意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把构建权力阳光机制、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务公开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巩固已有的政务公开成果的基础上,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延伸,促进人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年三月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站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