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各区政府 > 秦淮区人民政府
秦淮区人民政府
2008年南京市秦淮区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发布时间:2013-09-10 16:26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09年3月9日 

  引 言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公文类政府信息基本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支出和收费、其他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市政府网站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和本单位互联网站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秦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电话:52651399,传真号码:52651159;通信地址:秦虹路1号;邮政编码:210022)。

一、概 述
根据《规定》要求,从2008年4月1日起我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1名全职工作人员、80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44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并开辟了1个电子阅览室和公共查阅点。截至2008年底,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顺利开展。
2008年度,我区按照《条例》、《规定》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实施“权力阳光”工程,积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及监察、人事、财政、审计、建设、卫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查看网站栏目建设,了解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推动了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政府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等日常工作。各责任单位建立政务信息公开责任制,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并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修改制定了《秦淮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和《秦淮区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办法(试行)》、《秦淮区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秦淮区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定实施办法》、《秦淮区重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报告制度》、《秦淮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征求意见稿)》等。这些制度,既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有明确的监督措施,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保障,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深入推进具体工作。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区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会议,传达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进行部署,并对全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同志进行指导培训。5月1日《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组织各部门、单位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按照市政府统一的网上信息公开栏目设置,区政府、区政府各部门、街道、区属教育机构、区属医疗机构所有项目全部挂网运行,各项目内容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统一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和信息公开意见箱的设置,及时处理群众的申请和意见。进一步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全区813项行政权力事项已全部挂网运行,一年多来共上网办理各类事项1300余件,真正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四是加强监督考核。结合政风行风测评、“群众评机关”工作以及每季度开展的政风行风通报工作,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将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纳入全区效能评估体系,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刚性要求,并把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与评先挂钩、与干部任用挂钩,切实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公文类政府信息基本情况
本区在2008年度共计产生公文类政府信息56条(包含规范性文件24条),其中主动公开的公文类信息有56条,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类信息0条,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其他免予公开的公文类信息0条。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08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79条,全文电子化率100%,其中,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60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30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78%,均为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规划计划类的信息12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11%,主要为社会经济规划、计划。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类的信息有43条,主要有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卫生、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预报和处理情况;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房屋拆迁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等,较好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推动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10条,主要为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情况;政府集中采购情况;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情况等(政府集中采购招投标信息及结果链接在南京市政府采购网,未统计在上述数量内)。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区建立多种渠道公开政府信息。一是将“南京秦淮”门户网站和电话做为本区政府信息公开的首选方式。二是在区政府档案馆开设公共查阅室,在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电子版公告栏和摆放宣传册。三是在办公场所公布服务投诉电话,机构设置,行政许可事项、依据、程序、条件、期限,收费项目及依据等,方便公众知晓和办事。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区2008年度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0件。
五、咨询处理情况

本区200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2568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101次,咨询电话接听1123次,当面咨询接待458次,网上咨询886次。
六、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区2008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件。(主要是指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不包括其它方面的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七、政府支出与收费
(1)全区配备了80名兼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
(2)安排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15万元,支出15万元。
(3)没有产生与行政复议、行政申诉相关的费用。
(4)全区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的复制费(纸张)。
八、其他工作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定》,大力推进全区教育、医疗等公共企事业单位事务公开工作,全区35个学校和9个医疗单位按照全市统一目录进行公开。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还不强,工作推进、协调、评估、考核机制还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网上信息更新维护不够及时,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和细致,政府信息的供给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改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统一认识,努力规范内部工作流程,加强技术手段建设,确保政府信息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及时准确公开,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二是进一步整合网站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合理设置信息公开栏目界面,建立信息间的关联,方便查找政府信息,提高网上服务效率。三是深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和公开形式,充实公开内容。四是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五是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公开认知度,提高服务水平。
十、说明与附表
(1)本表中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的统计数据为“南京秦淮”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主动公开信息数据,不包括链接在各政府机关部门网站的信息内容。
统计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统计范围为区政府及其各办、局,街道办事处。

(2)附表

附表一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1071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1071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24

附表二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申请总数
0
其中: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电子邮件申请数
0
4、网上申请数
0
5、信函申请数
0
6、其他形式申请数
0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0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0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3、否决公开答复总数
0
其中:(1)“信息不存在”数
0
     2)“非本部门掌握”数
0
     3)“申请内容不明确”数
0
     4)“免予公开范围1
0
     5)“免予公开范围2
0
     6)“免予公开范围3
0
     7)“免予公开范围4
0
     8)“免予公开范围5
0
     9)“免予公开范围6
0
     10)其它原因
0

附表三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网上咨询数
人次
1145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1258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2754

附表四 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标
单位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0
行政申诉数
0
其中: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附表五 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收取费用总数
0
其中:1、检索费
0
      2、邮寄费
0
3、递送费
0
      4、复制费(纸张)
0
      5、复制费(光盘)
0
      6、复制费(软盘)
0
7、其它收费
0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专职人员总数
1
其中:1、全职人员数
1
2、兼职人员数
80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经费
万元
15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
万元
15
与诉讼有关的总费用
万元
0

 

1、“免予公开范围1”数: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属于国家秘密之原因而否决公开的答复数量。
2、“免予公开范围2”数: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等原因而否决公开的答复数量。
3、“免予公开范围3”数: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因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等原因而否决公开的答复数量。
4、“免予公开范围4”数: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属于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等原因而否决公开的答复数量。
5、“免予公开范围5”数: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属于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等原因而否决公开的答复数量。
6、“免予公开范围6”数: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以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等原因而否决公开的答复数量。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站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