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22年,建邺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努力做到全领域公开重点信息、全方位加强解读回应、全环节夯实工作基础、全覆盖推进基层公开、全过程落实公开条例、全链条强化督促指导,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主动公开情况
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完善公开制度规范。印发《建邺区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解全年政务公开工作目标,重点围绕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策公开质量、夯实公开工作基础等方面深化政务公开,更好发挥以公开促落实、强监管功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高标准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主动公开涉及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办事服务方面的惠企政策信息,全年发布各类信息64条,有力支持助企纾困。全面升级“建政一点通”办事服务平台,打造“网上政务客厅”,提供135项个人、49项企业热点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场景查询,企业优惠政策全面汇集、准确匹配,以政务公开促进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围绕助推政策落地,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坚持政策类文件与政策解读配套发布,积极运用图表图解等多元化形式和生动灵活的语言解读政策,创新采用动漫形式进行解读,全年共发布文字解读7篇、图表图解3篇、动漫解读1篇。围绕提升公开实效,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规范政务信息管理,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集中规范公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探索推行政府会议开放制度,尝试对区政府常务会进行摄影摄像,并制作成视频资料对公众提供公开回放。加强公开平台建设,在区档案馆、图书馆和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政府信息查阅点,悬挂标志标牌,配置电脑或触摸查询机,设置报刊文件架,放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公报等,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持续推动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规范化,严格按照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工作流程,针对咨询、答疑申请,突出用心用情、柔性答复,积极与申请人沟通、调解,疏导,主动架起群众与政府沟通互动桥梁。准确适用依申请公开各项规定,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对法定不予公开条款坚持最小化适用原则,切实做到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2022年,全区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6件(另有2021年结转1件):予以公开及部分公开127件,占61.7%;不予公开10件,占4.9%;无法提供47件,占22.8%;不予处理7件,占3.4%;其他处理10件;转下年度继续办理6件。全区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的行政复议7件、行政诉讼2件。
(三)政府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围绕优化服务功能,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街道、部门按照栏目更新维护频次要求,定期做好区政府网站栏目的更新维护,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我区重大会议、特色工作、人事信息、政策文件等情况,拓宽外界了解建邺的渠道。切实加强区政府网站内容安全风险评估,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密检测频次。落实区政府网站内容编辑、审核和签发“三审”制度,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准确、及时,有效提升信息发布质量。围绕加强宣传引领,打造政务新媒体矩阵。引导各政务新媒体立足本单位职责,强化创新意识,灵活运用各类展现方式,加强原创内容发布,积极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影响力强的信息内容。积极发动全区政务新媒体开展正面宣传报道,转载权威媒体信息,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打造宣传矩阵,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政务新媒体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日常监测、问题督办等,对全区8个政务新媒体坚持月度全覆盖检查、问题预警和督办,点对点通报整改,防止出现政策术语等严重表述错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做好全国政务新媒体系统备案基本信息更新工作,确保实际情况与系统备案信息一致,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四)政府信息管理情况、监督保障情况
完善保障措施。抓好督查考核,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2022年度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常态化开展日读网、月通报、季评估工作,实行“一对一、清单式”问题反馈,盘点销号,跟踪督办。强化督促指导。加强政务公开培训,举办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专题培训会,全区各单位约40人接受培训。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政务公开队伍,将政务公开培训纳入新录用公务员培训必修课,完成2022年全区新录用公务员政务公开培训,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1 | 0 | 7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48856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814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2813.34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201 | 4 | 0 | 2 | 0 | 0 | 207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12 | 0 | 0 | 0 | 0 | 0 | 112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4 | 1 | 0 | 0 | 0 | 0 | 15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1 | 0 | 0 | 2 | 0 | 0 | 3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2 | 1 | 0 | 0 | 0 | 0 | 3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39 | 1 | 0 | 0 | 0 | 0 | 4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4 | 0 | 0 | 0 | 0 | 0 | 4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7 | 0 | 0 | 0 | 0 | 0 | 7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他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8 | 1 | 0 | 0 | 0 | 0 | 9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七)总计 | 195 | 4 | 0 | 2 | 0 | 0 | 20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6 | 0 | 0 | 0 | 0 | 0 | 6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3 | 1 | 1 | 2 | 7 | 2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政策发布解读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二是对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日常指导监督仍需加强;三是工作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改进工作:
(一)持续加强重大政策发布解读。探索建立“政策文件库”,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重大政策文件及其服务事项梳理工作,常态化开展全区政策解读材料检查工作,对解读缺失、解读内容过于简单、不符合解读规范要求的,督促相关单位及时修改完善。同时,更多运用简明问答、图表图解、卡通动漫等解读形式,切实增强解读的针对性和生动性。
(二)持续加强日常督促指导。健全“日读网、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加大通报力度,切实强化问题整改。充分发挥第三方测评机构作用,提升政务公开专业化水平。适时开展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督查,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三)持续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积极采取集中培训和“一对一、面对面”培训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区经验做法,适时组织业务交流,切实加强工作沟通,推进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我区本年度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