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京市高淳区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南京市高淳区
2014年3月25日
引 言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南京市高淳区编制的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公文类政府信息基本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市政府网站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和本单位互联网站(http://www.njgc.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高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电话:57338176。
一、概 述
2013年高淳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务信息处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足本职,创新思路,提升平台建设,完善保障措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高淳区委、区政府多次提出要多措并举惠民生,千方百计促和谐,尤其是今年的撤县设区为高淳加速融入南京主城区、争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带来了特殊的发展政策红利、更大的功能提升空间、极好的要素承接平台和普惠的民生接轨机制,这对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政府办、区委宣传部、监察局、法制办、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推进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制定下发了《高淳区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文件。各单位均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科室、人员,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要点予以明确。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方面提升政府门户网站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支撑作用。今年10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的文件,省市政府相继发文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更高要求。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区电子政务水平现状,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平台功能。相继完善修改政府信息公开一级栏目26个,子栏目22个,涵盖了文件发布、法律法规、发展规划、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内容,目录清晰、条理分明、内容全面,有效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常规化、高效化。另一方面做好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内容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市政府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指导,建设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新平台。我区多次参加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会议。2013年7月,我区积极组织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下发《高淳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征求意见稿》,并于8月发布《高淳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在市信息中心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45家政府工作部门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新平台分别以主题、组配、体裁为导向,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清晰地列明了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分类。我区各政府工作部门对照公开目录,积极做好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内容保障工作,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化、条理化。
三是健全机制,规范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审查长效机制。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发布审查的实施意见(试行)》、《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发布审查表》,规范发布流程,对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报分管领导和法制办审查,拟定是否公开和公开的形式。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管理系统设置六级信息审核发布机制,对各单位信息实行网上审核,层层把关。制定下发《门户网站内容保障责任表》,对各单位责任内容进行细分,确保信息公开的全面、准确、到位。同时每季度对各单位公开信息的情况进行考核通报,督促各单位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实行区政府统一审核发布制度,各单位保障的信息由区政府统一把关,确保信息的安全有效。
二、公文类政府信息基本情况
2013年度,我区主动公开的公文类信息有1841条,文章类信息1406条。无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类信息,无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其他免予公开的公文类信息。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对产生的公文类信息进行认真的梳理,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以鲜明的“政府信息公开”标识,链接到市政府网站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栏目进行公开。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止2013年底,我区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300条,全文电子化率100%。2013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41条,其中规范性文件11条。
(一)公开内容
1、政府公文和管理规范
公开了各类政府公文和规范性文件,如《高淳区残疾人保障实施办法》、《高淳区公共交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1条。
2、重大事项和民生项目
对《县政府2013年主要工作目标分解落实方案》中涉及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为民办实事等工作情况进行了公开。对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收费、征地拆迁、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等重点方面信息公开300余条。
3、政府机构和人事
公开了全区各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的信息,包括内设机构、直属单位、领导成员及分工、联系方式等信息。公开了区政府人事任免信息。
4、应急预案
公开了《南京市高淳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南京市高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等应急管理办法。
(二)公开形式
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工作平台和区政府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其中门户网站现有政府信息公开一级栏目26个,子栏目22个。同时,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全区各单位积极拓展新渠道,深化公开内容,通过微博、微信等新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现将我区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拓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政府网站
通过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和区政府门户网站(中国高淳网)的政务公开栏目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政府信息;通过“依申请公开”栏目,市民可向各单位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状态。
2、网络平台
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新渠道公开热点信息。据统计,全区目前开通高淳发布、高淳卫生、高淳旅游等官方微博22个,累计发布政府热点信息200余条。
3、公共查阅点
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和办事大厅开展政府信息查阅服务,食药监局、卫生局、安监局等职能部门专门编印相关办事服务指南供市民免费领取。
4、政风行风热线
2013年举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48期,主要围绕政府重点工作、政策规章出台、突发应急处置、社会热点动态和重大活动推介等内容及时发布政府信息。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件。在全部的9件申请中,经核查有效申请7件。其中“同意公开”的3件,“免于公开”的1件,“非本部门掌握”的1件。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年度我区未发生针对本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
六、收费及减免情况
因尚未出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标准,目前均为免费提供。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与公众期望相比,一些部门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致力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公开平台的优势作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八、说明与附表
(1)本次统计仅为区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包括下属单位和部门的信息公开内容;2013年度数据指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各指标累计数。
(2)附表
附表一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 数量(单位:条) | |
主动公开情况 | 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目录)中发布信息总数 | 1841 |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 1841 | |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 11 |
附表二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 数量(单位:条) | |
申请信息公开情况 | 申请信息公开总数 | 9 |
其中:1.当面申请数 | 0 | |
2.网上及电子邮件申请数 | 9 | |
3.信函及传真申请数 | 0 | |
4.其他形式申请数 | 0 | |
受理答复情况 | 依申请受理答复总数 | 9(有效件7件,其中2件测试件)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3 | |
2.延期答复数 | 0 |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0 | |
4.已公开并告知检索途径数 | 0 | |
5.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1 | |
6.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范围数 | 3 | |
7.信息不存在数 | 0 | |
8.申请内容不明确数 | 0 | |
9.其他答复情况数 | 2(系统内部人员测试件) |
附表三 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标 | 数量(单位:条) | |
行政复议诉讼情况 |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总数 | 0 |
其中: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0 | |
2.撤销、变更、确认违法或责令履行数 | 0 | |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总数 | 0 | |
其中: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0 | |
2.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数 | 0 | |
3.原告撤诉案件数 | 0 | |
4.其他情况案件数 | 0 |
附表四 会议培训情况统计表
指标 | 数量(单位:条) | |
会议培训情况 | 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次数 | 4 |
其中:1.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会议或座谈会数 | 3 | |
2.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1 | |
3.培训人数(人次) |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