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解读
发布时间:2016-08-10 00:00

  让南京天蓝、地绿、水清、路畅、城靓

  8月9日召开的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动员部署会议,下发了《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计划提出,以“净化、洁化、序化、美化、绿化、亮化”的“六化”整治措施为抓手,围绕水环境、市政道路、市容市貌整治等十二项重点任务,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全市环境综合整治,让南京天蓝、地绿、水清、路畅、城靓。

  总体目标

  2016年8月起,用3年左右时间,以“净化、洁化、序化、美化、绿化、亮化”的“六化”整治措施为抓手,实施全市环境综合整治,达到河道清洁、道路平整、市容整洁、标志规范、设施可靠、夜景靓丽、管理有序、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

  “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应注重城市新定位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予以推进。”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注重以环境问题为导向,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提出水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整治、主次干道整治、杆线整治、交通堵点治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等内容,以实现环境整治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重点任务

  1.水环境整治

  以黑臭河道整治为重点,控源截污,完善主城污水收集系统,治理明御河等64条城市黑臭水

  2.排水达标区创建

  实施污水系统厂网一体化建设,建设 约74公里主次干管;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约35平方公里 ,创建排水达标区;整治 29条 河道岸线环境;实施城东、内秦淮河、北十里长沟等流域引水补源。

  3.市政道路整治

  重点整治北京东西路、中华路、珠江路等 65条 破旧主次干道、达标整治 1200条 背街小巷、集中整治 18个 重点片区背街小巷。整治内容包括杆线设施、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牙等,其中将重点梳理优化主次干道、交叉路口的强弱电缆线,最大限度归并减量、改造下地。

  4.市容市貌整治

  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立面为载体,全面净化、序化、亮化城市空间,达到无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贴乱画,店招店牌、立面围墙焕然一新。

  5.园林绿化整治

  开展主城六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游园绿地、 21个 公园等绿植和设施达标养护,建设 30处 重要节点绿雕、绿色小品,建设 150处 绿化微景观。

  6.交通设施整治

  因地制宜设交通隔离栏,改造或建设生态隔离设施;优化调整不合理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监控,交通设施架空电线改造下地;合理归并部分道路开口,对部分交叉路口进行重新渠化。

  7.停车设施整治

  优化设置路内停车和临时停车泊位;改造或增设停车引导、收费等设施,清理违规占道停车;建设道路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制定停车设施维护、保洁、收费、引导等管理和服务标准。

  8.改善交通堵点

  完善拥堵节点周边路网建设,整治改造拥堵路段 20条 、拥堵节点 17个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提升完善道路步行系统、非机动车通勤系统、行人过街设施。

  9.大气环境整治

  启动燃煤电厂控污升级改造,治理重点烟粉尘源;推进主城工业企业搬迁,基本完成“退城入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治理油烟污染。

  10.建设工地整治

  以全市建设工地为主体,开展工地围挡整治、土方开挖及建筑垃圾清运整治、工地生活区环境整治、“五小工地”整治。

  11.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整治主城六区道路和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新增厨余及餐厨垃圾处理能力 1200吨/日 、生活垃圾转运能力2000吨/日 、垃圾焚烧能力 2500吨/日 。

  12.明城墙沿线环境整治

  以明城墙两侧15米(重要节点50米)保护范围为重点,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形成明城墙两侧绿色景观廊道和慢行系统,构建明城墙风光带。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6年8月—12月)

  部署启动,全面展开。

  第二阶段(2017年1月—12月)

  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第三阶段(2018年1月—12月)

  难点攻坚,巩固提升。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站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