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落下帷幕。8天假期中,南京文旅热度居高不下、游客数量屡创新高,尤其是作为全国“顶流”的钟山风景区,单日最高游客量超过36万。
记者昨天从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虽然人流如此密集,但因交通优化提升措施实施等原因,钟山风景区及周边道路并未出现大规模拥堵,交通拥堵指数更是同比出现大幅下降。
数据:拥堵指数和拥堵警情均大幅下降
“这是近几年来最畅通的一个国庆节。”
说这话的是家住中山门大街的石女士,之前每一个节假日,她都要为出行而苦恼,“别说五一、国庆假期,就连普通的双休日,9时过后中山门大街就排长队,10分钟的路排半个小时是常事。”
这个假期,石女士惊讶地发现中山门大街不堵了,哪怕是上午10时游客量最大的时候出门,最多两个信号周期就能通过路口。“真是太好了,再也不担心节假日出门了。”石女士笑着说。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石女士的感受。10月1日,景区及周边道路交通运行有序畅通,较今年“五一”假期首日(5月1日)下降了44.7%;10月3日向来是国庆假期的出游高峰,根据高德地图提供的数据,钟山风景区及周边道路一直处于畅通状态,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了62.2%,中山门大街全天未出现拥堵状态。
“以前一到过节,就有市民游客打110抱怨中山陵及周边道路拥堵,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打电话的人也少了很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一大队中山陵中队的一位民警透露。
记者了解到,整个国庆假期,关于钟山风景区及周边道路的拥堵警情同比下降了八成,其中10月4日在管控期间仅有一起拥堵警情,位于后标营路,较去年同期12起下降了91.7%。
道路通了,不少游客通过手写信、电话留言和网络发帖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畅游”之乐。网友@octopus在微博留言表示:“今年假期交通情况比往年好多了,给交警点个赞。”
原因:车辆预约停放,信号配时更智能
为何钟山风景区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大幅好转?交警一大队副大队长马萧认为,这与10月1日起实施的交通优化提升措施有很大关系。
“钟山风景区内道路窄,停车位有限,只要车一多就会拥堵,以前,大量排队进入景区的车辆积压在中山门大街,导致周边道路也拥堵不堪。”马萧介绍。此外,还有不少车主发现景区内停车位已满,为了找停车位在中山门大街来回驾驶,客观上也加剧了堵情。
10月1日后,景区每天提供1000个停车位,只有预约车辆才能进入停放;没有预约的车辆可以停在周边换乘停车场,再乘坐接驳车抵达景区。这一系列举措实施下来,堵在景区内的车流不见了,没有预约的车辆也不会在中山门大街排队,中山门大街自然不再拥堵。
同时,马群大融城日均停车1500辆,环陵路钟爱里单日接驳过万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外围停车、公共交通出行、景区接驳往返,钟山风景区交通压力明显减小,道路通行状况愈加健康。
为配合交通优化提升措施实施,南京交管部门对景区及周边交通组织和信号配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10月8日上午,记者在中山门大街陵园路路口看到,机动车信号灯走完一个周期后,专门的非机动车信号灯亮起,大批游客通过该路口进入陵园路。南京交警信号配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路口旁边是苜蓿园地铁站,游客下了地铁穿过马路可直达陵园路步行道,因此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行压力较高,节前,交管部门特意增设了非机动车信号灯,保障各类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与安全。
此外,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系统也被应用到博爱路、陵园路等40多个信号路口中,最远至苜蓿园大街—承天大道一线。该系统可根据流量情况自动启用“溢出防控”等控制方案,防止车流无序涌入造成拥堵。
提醒:工作日9时前,景区道路可正常通行
今天是优化提升行动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交警提醒,为保障市民通勤需求,上午9时前,钟山风景区内道路可正常通行。
9时后,景区内部分道路将根据交通优化提升措施施行交通管控,交警会指引景区内车辆按正确道路驶出。值得注意的是,太平门路—植物园路—明陵路和环陵路—紫金山东路—体院南路这两条线路全天可通行,遇特殊情况将采取临时动态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