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要闻动态 > 南京信息
南京信息
从扬子江畔到伊犁河谷,共绘幸福新图景
援疆15年以来,南京市投入资金24.45亿元、实施项目429个
发布时间:2025-09-25 09:07 来源:南京日报

一边是扬子江畔南京,一边是伊犁河谷伊宁。自2010年起,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南京市承担起对口援疆的政治使命。

产业项目“落地生花”,为受援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南京医生、教师用心守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与希望;文化交融似涓涓细流浸润心田,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15年间,南京聚焦民生、聚焦基层,在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持续用力,投入资金24.45亿元,实施项目429个,留下了一幕幕对口援疆的温暖篇章。

产业援疆

最好的文旅,献给最好的伊宁

一街一巷一画卷,一步一景引游人。初秋时节的伊犁老城文化旅游区,大街小巷不时传来清脆的铃铛声,马车嗒嗒驶过色彩斑斓的街巷。在老城核心位置,有一座石榴花展览馆,不少旅客慕名而来。

“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场景,拍照好看,还能深入了解新疆的风俗文化,仿佛历经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来自广东的文小姐在这里收获颇丰。这座集文化展示与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场馆,通过图文、实物及数字化手段,生动呈现了伊犁多民族共居共荣的历史。

石榴花展览馆的建成,离不开南京援疆工作组的倾力援助。我市持续投入援疆资金用于伊犁老城喀赞其的整体提升和争创5A级景区。

距离喀赞其4公里外的六星街,不仅是歌曲《苹果香》的“故乡”,也是伊宁当地的文化地标。曾经这里只是老旧的居民生活区,在南京援疆工作组的支持下,六星街得到了全面的更新保护和提升改造,在社交平台上凭借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体验火热“出圈”。

在精心打造的音乐庭院内,一架江苏生产的手风琴,高2.68米、宽2.4米,成为游客们驻足留念的打卡点。今年刚升级改造的手风琴展示馆中,1500余架手风琴静静陈列,动人旋律在展示馆中响起。游客能领略到“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演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巴扬手风琴,多民族成员演奏的音符串起历史与当下,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温暖合奏。

最好的文旅,献给最好的伊宁。南京援疆工作组坚持将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产业援疆、富民兴疆的重要引擎,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到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以“输血”更“造血”的帮扶理念,为伊宁市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打造“伊犁河”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支持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实现游客花费77.58亿元,同比增长21.0%。

民生援疆

落地生根,将教卫资源“搬”到边疆

9月8日,“苏韵伊情·伊路有宁”南京医疗援疆进校园爱“心”义诊活动在新疆伊宁市启动。南京医疗援疆专家团队将联合伊宁市本地医疗机构,为全市近8万名儿童开展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南京援疆工作组投入资金,向全市公安基层所队和中心便民警务站配发了14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助力伊宁市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为了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南京援疆医疗队不畏山高水远,深入牧区义诊。2024年1月,在寒冷冬季,来自南京的医疗专家们携带设备、药品,翻山越岭,经过200余公里路程,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最远一家人”。据介绍,今年以来,南京援伊医疗队已开展40次下基层义诊服务,持续把优质医疗资源与健康理念传递到更多社区,让“宁伊医路情”的温暖在援疆一线持续传递。

医疗援疆,关系百姓健康福祉。近年来,南京医疗卫生对口精准帮扶4家医院19个重点科室,积极开展40余项新技术实践研究,申报自治区及自治州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SCI论文1篇,指导手术900余台。6家南京三甲医院在伊宁市成立分院、分中心、专科联盟、名医工作室。由南京援疆医疗专家牵头申报课题,助力伊宁市人民医院首次获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由南京援疆医疗专家领衔、宁伊两地多学科团队完成的SCI学术论文,正式发表于国际肿瘤外科权威期刊。在第十一批南京援疆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伊宁市还新建了北京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喀尔墩乡卫生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施。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市积极选派教师“组团式”支援伊宁市第一中学,优化实施教育“青蓝工程”,培养本地青年教师180余人,并开设讲座90场、公开课195节、教研活动300场,共有4800余人次参与。特色品牌“金陵班”2025年高考重本上线率59.6%,较2024年的52%佳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率继续保持100%。

南京职教援疆教师们也带着“江苏职教高地”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先进做法来到伊宁,16个南京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在伊挂牌成立,指导伊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在2025年、2024年自治区、兵团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取得1金、11银、17铜的佳绩。此外,近两年南京援疆还投入1.03亿元资金,实施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第二十九中学新建和第三十一小学等18所中小学、幼儿园设施设备提升。

文化润疆

千年秦淮灯彩,让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升温

今年暑假,30名南京与伊宁青少年跨越八千里山河,在“苏韵伊情·伊路有宁”交流活动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当他们在石榴花展览馆参观时,南京男孩徐彬越发现回族刺绣展台绣品上蜿蜒盘旋的缠枝纹,竟与秦淮灯彩上的装饰纹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连续2年春节,琳琅满目的秦淮灯彩照亮伊犁河的夜空,为伊宁市民带来秦淮灯彩盛宴。

秦淮灯会历史源远流长,是南京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2月,在南京援疆工作组和秦淮区的直接推动下,秦淮灯会首次来到伊犁河谷,与南京同时点灯,流光璀璨,普天同庆。今年的第二届灯会以“伊路有宁·灯耀双城”为主题,南京与伊宁双城再度携手,以灯为媒,将“江南佳丽地”的温婉韵味与“塞外江南”的雄浑壮美巧妙融合,吸引游客超50万人,点亮“夜游经济”,激活“假日经济”。

自与伊宁携手以来,南京市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通过援助伊宁市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创作文化精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满足当地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宁伊两地共同打造的歌舞剧《同是江南》,入选中国文联重点项目,2024年9月在南京、伊犁两地成功首演。除了伊犁河秦淮灯,伊犁河“宁萌”跨年音乐会、伊犁河马拉松、伊犁河端午龙舟赛等活动也相继举办……通过创新打造“伊犁河”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既有本地市民参与,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各族群众通过活动凝聚起来,人气也随之旺了起来,当地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热度显著提升。

宁伊情谊,恰如巍峨天山的雪岭云杉根深叶茂。从六朝古都到“塞外江南”,从长江之滨到伊犁河畔,一批批南京援疆工作组工作人员用行动彰显责任,用真情传递温暖。他们或许只是许许多多援疆人中的普通一员,但正是这一个个平凡的身影,书写着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站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