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要闻动态 > 南京信息
南京信息
三部门发布《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
“蹲下来”看世界,南京两项做法获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5-06-11 09:05 来源:南京日报

“蹲下来”看世界,以“一米视角”完善城市空间!昨天,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总结了各地在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街区和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我市两项经验做法入选,在全国推广。

据了解,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方面,栖霞区系统性改造校园周边通行环境,围绕“儿童友好、分时共享”建设理念,改造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周边口袋公园。新增生态停车位,分时段限制车流,拓宽人行道宽度,完善安全标识,增设学校南校门,使公园成为家长候学区。嵌入植物科普角、游憩设施、互动文化墙,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体育拓展等课程,将公园变为孩子的第二课堂。衔接明外郭百里风光带新尧新城段,栖霞区建成80米林荫绿道,方便居民健身游憩,举办非遗展览、亲子读书会等文化活动,将公园打造成居民会客厅。

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江北新区引入社会力量,持续开展公益服务的做法被推广。江北新区在桥北商圈采用“商业运营+公益服务”双轮驱动,打造儿童友好弘阳欢乐街区。街区配置16间标准化母婴室及儿童卫生间,配备温奶器、尿布台等设施;增设彩虹步道、儿童停车场及醒目交通标识,实施人车分流系统,消除安全隐患;打造沉浸式游乐区、亲子休憩岛、中心秀场,全年开展儿童剧、科普展等文化活动。江北新区还实施“春蕾助学”“梦想改造+”等项目帮扶困难儿童百余名,让儿童友好成为桥北商圈的温暖底色。

去年10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南京市竹蜻蜓儿童友好街区作为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可复制典型经验入选其中。小小空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大智慧。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市区两级协同联动,部署各部门、各板块抓紧开展项目储备,谋划好项目建设点位,挖潜城市和社区的“金角银边”,持续开展儿童友好街区建设。为倾听“一米视角”的新想法,我市还畅通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渠道推动儿童参与,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活动,助力儿童全方位参与融入城市建设。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站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