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1日,市教育局举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营养培训班,对“校园餐”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一步增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据悉,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我市校园餐“食”力全开,将通过多项举措,让中小学生的午餐从“吃得饱”“吃得暖”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升级。
8月21日上午11时,中华中学雨花校区食堂内,20名来自各区各直属学校的厨师正在操作间里忙碌着,洗菜、切菜、炒菜一气呵成。
这些厨师是参加南京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营养培训班的部分代表。为了强化厨师团队的营养餐制作能力,理论学习结束后,厨师们分组进行厨艺大比拼。
“今天比拼的有4样菜,分别是土豆烧牛肉、清炒虾仁、番茄炒鸡蛋、炒空心菜,都是平时学校做得比较多的菜,要求厨师大锅制作。完成后,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以及学生代表从色、香、味、搭配、营养等方面进行打分,并当场揭晓结果。”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马萍说。
据介绍,为让学生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我市教育部门要求各区校园餐供应提档升级,在保证安全放心的基础上,更要在营养健康方面发力。为此我市对“校园餐”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除了厨师外,还涉及各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校(园)长、食堂专干等。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12个区和12所直属学校食堂全部实行自办,食材一律实行“双集中”管理——集中采购、集中监管。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对“校园餐”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对食材进行源头把控外,我市还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闭环整改机制,定期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同时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和江苏省阳光食堂平台进行网上巡查。
截至6月底,全市1614所中小学、幼儿园,开设食堂1738个,在校就餐学生约为117.85万人,就餐教师约为11.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