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救了我的命!”7月22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N先生(化名),在走出江苏省人民医院前,激动地向南京医生道谢。近日,省人医心血管内科李春坚教授团队成功地为这名严重冠心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该病例既是医院与印尼卫生部联合开展的“心脑血管介入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的成果缩影,也标志着中国心血管介入技术在国际舞台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因一段视频印尼患者跨国求医
60岁的N先生在两个月前,因突发晕厥,两次去当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被诊断为严重的冠心病。而当地心血管内科医疗水平有限,虽然建议其施行外科搭桥手术,但却仅能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N先生对创伤性较大的外科搭桥手术心存顾虑,不愿接受开胸手术。巧合之下,N先生在浏览TikTok时刷到了印尼心血管内科医生Jasmine分享的在中国学习冠脉介入的视频。
原来,今年1月,Jasmine和同伴远渡重洋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心脑血管介入培训项目。该项目由印尼卫生部委托省人医开展,Jasmine将在心血管内科CCU病区主任李春坚教授及龚晓璇副主任医师的带教下学习冠脉介入手术。学习之余,Jasmine医生通过TikTok社交平台展示了她参与的复杂冠脉介入病例。“视频中李春坚教授的手术技巧与术后效果让我深受触动,于是,我立即联系了Jasmine医生寻求帮助。”N先生回忆,Jasmine医生建议他可以尝试选择来中国接受治疗。
于是,N先生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求医之路。
隔空“敲打”遍布血管的“石头”
“患者在当地的造影结果显示,三根冠状动脉均有严重狭窄且合并严重钙化,血管中长满了‘石头’,这给介入治疗增添了很大难度。”经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李春坚教授认为尽管病变复杂、手术充满挑战,仍具介入手术指征,决定迎难而上,为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7月17日上午9:30,手术开始。术中,李春坚教授团队针对不同病变采取了对应的治疗策略——应用“切割球囊+药物球囊”组合拳,实现“介入无植入”,减少支架植入过多增加再狭窄的风险;对于严重钙化病变,采用冲击波球囊震波预处理。李春坚教授解释:“这是通过发射器产生‘声波’,借助球囊对血管内的钙化物等进行隔空‘敲打’,使钙化灶碎裂,从而让支架能够撑开得更充分,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
最终,经过3小时奋战,李春坚教授及团队顺利地完成了严重三支病变的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手术的成功,让N先生全家兴奋不已。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目前N先生恢复良好,于7月22日出院返回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