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所属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订单式”培养为核心,通过党建引领、师资共融、实践赋能等创新举措,构建了“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订单班”“靶向培养”,课程体系“量身定制”。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签署“订单式培养协议”,计划联合培养518名技能人才。根据协议,企业在课程植入和实践导向两个层面全程参与教学。课程植入层面,将企业核心技术转化为12门特色课程。实践导向层面,企业工程师每周到校开展“工艺实操课”,学生在大三进入企业进行“准员工”轮岗实训。
二是双师型师资“互聘互育”,实践能力“淬火提升”。依托“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校企实施“双向挂职”机制: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如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主任工程师王守珏等担任“产业教授”,主导《精密制造技术》等课程设计,年均授课超100课时。同时,学校教师赴企实践,推动企业资源向教学成果转化。
三是劳模精神“浸润式”培育,职业素养“提前塑造”。通过“李家喜劳模工作室”,校企联合开展系列“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如劳模定期分享技术攻关故事,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质量改进小组”;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对标企业标准。
通过“订单式”培养的实习生“入职即能独立上岗”,2024届试点班留岗率创新高,较社会招聘员工提升50%。同时,校企联合申报了“精密零件智能检测系统”等3项专利,已在企业得到运用,实现了产学研协同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