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市11个部门、24家下属单位压实部门预算审计整改责任,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641.09万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0余项,进一步促进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推动部门规范管理和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2023年,市审计局在对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中发现,部分预算单位存在存量资金盘活力度不够、绩效管理及内控建设不够完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不到位、政府采购与购买服务政策执行有待加强等问题。对此,审计要求相关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在预算资金“紧平衡”情况下盘活“沉睡”资金,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同时加强业务管理,将政府采购与购买服务、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管理有效衔接,形成科学管理闭环。
针对审计指出问题,市相关预算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审计整改。一是加强财政资金规范。通过“边审边改、以审促改”的方式,在审计期间盘活1510.48万元财政资金。审计结束后,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上缴市财政、编入下年预算、按原渠道退回等方式先后盘活沉睡资金4130.61万元。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围绕专项资金、绩效、内部管理等审计发现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出台、修订完善相关制度24项,及时堵塞预算业务控制、合同签订与执行、公务接待、食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漏洞。三是多措并举加强整改落实。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对本次审计查出问题认真落实整改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次年预算编制、加强固定(无形)资产管理、调整账表、开展财经法规培训等方式,再次梳理风险点,加强内部审计建设,进一步规范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