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南京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其中,提出按照“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全面推进外卖、快递等行业实行共享电池换电模式,对存量集中充(换)电设施进行合标化改造。2025年1月15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产生南京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包括改造138个老旧小区,推动保障房小区建设不少于5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2.5%)
B、女(57.5%)
2、您的年龄:
A、18-22岁(5.0%)
B、23-35岁(45.0%)
C、36-59岁(47.5%)
D、60岁及以上(2.5%)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2.5%)
B、中专、初中(7.5%)
C、大专、高中(20.0%)
D、本科及以上(70.0%)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5.0%)
B、企业(45.0%)
C、学校、研究机构(7.5%)
D、政府及事业单位(17.5%)
E、自主创业(12.5%)
F、自由职业(12.5%)
5、您家里是否有电动自行车?
A、是(87.5%)
B、否(12.5%)
6、您及您的家人使用电动自行车的频率是?
A、每天使用(47.5%)
B、每周3-5次(22.5%)
C、每周1-2次(12.5%)
D、很少使用(17.5%)
7、您通常在何处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A、居住小区内专用充电桩(55.0%)
B、工作单位附近的充电设施(10.0%)
C、公共停车场充电设备(22.5%)
D、家中私拉电线充电(0%)
E、没有电动自行车(12.5%)
8、在您看来,您附近区域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数量是否充足?
A、非常充足(2.5%)
B、比较充足(42.5%)
C、基本充足(40.0%)
D、数量不够(12.5%)
E、完全不足(2.5%)
9、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问题(多选):
A、充电站距离远(32.5%)
B、充电位紧张(65.0%)
C、充电速度慢(45.0%)
D、费用不合理(40.0%)
E、设备故障频繁(22.5%)
F、没有给电动自行车充过电(12.5%)
10、在您看来,这些充电设施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足够?
A、非常足够(5.0%)
B、较为足够(50.0%)
C、一般(30.0%)
D、不够(12.5%)
E、完全不够(2.5%)
11、就您个人而言,您对现有公共充电设施满意吗?
A、非常满意(5.0%)
B、比较满意(40.0%)
C、基本满意(47.5%)
D、不太满意(5.0%)
E、不满意(2.5%)
12、在您看来,理想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应具备哪些特点(多选):
A、分布广泛,易于找到(67.5%)
B、充电速度快(62.5%)
C、价格合理透明(65.0%)
D、设备安全可靠(75.0%)
E、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62.5%)
F、支持智能支付与管理(52.5%)
G、环境友好,不占用过多公共空间(35.0%)
13、未来,您希望在哪些地点增设充电设施(多选):
A、住宅小区(80.0%)
B、办公区域(55.0%)
C、商业街区(55.0%)
D、公共交通站点(35.0%)
E、学校、医院附近(37.5%)
14、在您看来,南京市在建设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方面应做哪些改进(多选):
A、增加财政补贴与政策支持(50.0%)
B、优化充电设施布局与规划(72.5%)
C、提升充电设施的技术标准与质量(75.0%)
D、建立充电设施的定期维护与检修机制(60.0%)
E、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47.5%)
F、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充电价格政策(70.0%)
G、加强充电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协调(42.5%)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20人,其中男性51人(42.5%),女性69人(57.5%)。接受教育情况:84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70.0%,其余36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30.0%。年龄情况:18-22岁6人(5.0%),23-35岁54人(45.0%),36-59岁57人(47.5%),60岁及以上3人(2.5%)。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6人(5.0%),企业54人(45.0%),学校及研究机构9人(7.5%),政府及事业单位21人(17.5%),自主创业15人(12.5%),自由职业15人(12.5%)。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家庭电动自行车普及率达87.5%,其中47.5%的家庭每天使用、22.5%的家庭每周使用3-5次,表明高频使用需求显著。在充电设施的使用方面,55.0%的参与调查者选择在居住小区内的专用充电桩充电,22.5%的参与调查者依赖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备充电,而10.0%的参与调查者则选择在工作单位附近的充电设施充电。然而,尽管85.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区域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数量较为充足,仍有15.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充电设施的数量不够或完全不足,反映出当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供需矛盾。
在充电过程中,参与调查者普遍面临充电位紧张(65.0%)、充电速度慢(45.0%)和费用不合理(40.0%)等问题。安全保护方面,5.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保护措施“非常足够”,50.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较为足够”,但仍有45%的参与调查者对安全性评价为一般或不够。因此,仅有5.0%的参与调查者对现有公共充电设施表示非常满意,87.5%的参与调查者表示比较满意或基本满意,还有7.5%的参与调查者明确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者对理想充电设施的期望集中在设备安全可靠(75.0%);分布广泛,易于找到(67.5%);价格合理透明(65.0%);充电速度快(62.5%);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62.5%)等方面。在增设充电设施方面,参与调查者希望在住宅小区(80.0%)、办公区域(55.0%)和商业街区(55.0%)等地点增设充电设施,这表明,参与调查者对充电设施的需求集中在日常活动频繁的区域。对于如何进一步建设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参与调查者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提升充电设施的技术标准与质量(75.0%)、优化充电设施布局与规划(72.5%)、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充电价格政策(70.0%)、建立充电设施的定期维护与检修机制(60.0%)以及增加财政补贴与政策支持(50.0%)等。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建设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提升充电设施的技术标准与质量。制定统一的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确保设备符合国标规范。同时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定期巡检与预防性维护,全面提升充电设施运行的可靠性。
第二,优化充电设施布局与规划。系统开展区域需求调研,重点分析电动自行车使用密度分布特征。针对居住社区、商业综合体、办公场所等高频使用场景,按需增设标准化充电服务站点,构建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体系。
第三,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充电价格政策。综合考量电力成本、设备维护费用以及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充电价格政策。同时,加强对充电价格的监管,杜绝随意涨价、乱收费现象,推动充电服务普惠化发展。
网上调查:南京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