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互动回应 > 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
南京市民人工智能应用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10 15:20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并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居的温馨便捷,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民人工智能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39.3%)

B、女(60.7%)


2、您的年龄:

A、18-22岁(0%)

B、23-35岁(62.3%)

C、36-59岁(34.4%)

D、60岁及以上(3.3%)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1.6%)

B、中专、初中(3.3%)

C、大专、高中(32.8%)

D、本科及以上(62.3%)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1.6%)

B、企业(52.5%)

C、学校、研究机构(3.3%)

D、政府及事业单位(19.7%)

E、自主创业(13.1%)

F、自由职业(9.8%)


5、您是否了解人工智能技术?

A、非常了解(4.9%)

B、比较了解(44.3%)

C、基本了解(34.4%)

D、不太了解(16.4%)

E、不了解(0%)


6、您通常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人工智能相关信息(多选):

A、互联网(93.4%)

B、广播电视(67.2%)

C、报刊杂志(31.1%)

D、学校、单位宣传(16.4%)

E、社区宣传(6.6%)

F、亲戚朋友同事(11.5%)

G、不了解(0%)


7、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否使用过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

A、经常使用(37.7%)

B、有时使用(39.3%)

C、偶尔使用(14.8%)

D、很少使用(8.2%)

E、从未使用过(0%)


8、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过哪些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多选):

A、智能手机语音助手(73.8%)

B、智能家居设备(82.0%)

C、生成式AI(45.9%)

D、医疗健康助手(44.3%)

E、教育类AI应用(31.1%)

F、智能交通导航/自动驾驶系统(32.8%)

G、无人便利店/自助结账(34.4%)

H、从未使用过(0%)


9、您主要在哪些场景下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多选):

A、工作(75.4%)

B、学习(70.5%)

C、娱乐(63.9%)

D、交通出行(62.3%)

E、生活便利(54.1%)

F、健康与医疗(23.0%)

G、从未使用过(0%)


10、您认为人工智能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您的生活(多选):

A、提高了工作效率(82.0%)

B、丰富了娱乐方式(68.9%)

C、增强了家居安全性(68.9%)

D、提升了医疗健康服务水平(50.8%)

E、方便了日常出行(39.3%)

F、没有明显改善(1.6%)


11、您对目前使用的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满意吗?

A、非常满意(13.1%)

B、比较满意(50.8%)

C、基本满意(27.9%)

D、不太满意(6.6%)

E、不满意(1.6%)

F、从未使用过(0%)


12、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持何种态度?

A、非常乐观(29.5%)

B、比较乐观(57.4%)

C、中立(13.1%)

D、比较悲观(0%)

E、非常悲观(0%)


13、在您看来,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产生下列哪些问题(多选):

A、人员失业(70.5%)

B、数据隐私泄露(73.8%)

C、偏见和歧视(52.5%)

D、信息篡改(55.7%)

E、安全威胁(57.4%)

F、依赖人工智能(44.3%)

G、人际关系疏离(29.5%)


14、在您看来,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以下哪些方面的努力至关重要(多选):

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边界(67.2%)

B、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和规范,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86.9%)

C、改进模型性能,提升准确性、速度和效率(77.0%)

D、加强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73.8%)

E、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构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70.5%)

F、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提高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与接受度(37.7%)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83人,其中男性72人(39.3%),女性111人(60.7%)。接受教育情况:114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62.3%,其余69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37.7%。年龄情况:18-22岁0人(0%),23-35岁114人(62.3%),36-59岁63人(34.4%),60岁及以上6人(3.3%)。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3人(1.6%),企业96人(52.5%),学校及研究机构6人(3.3%),政府及事业单位36人(19.7%),自主创业24人(13.1%),自由职业18人(9.8%)。

调查显示,大部分(83.6%)的参与调查者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了解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93.4%)、广播电视(67.2%)以及报刊杂志(31.1%)。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也相当普遍,37.7%的参与调查者表示经常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39.3%的参与调查者则有时使用。在使用的具体产品或服务方面,智能家居设备(82.0%)和智能手机语音助手(73.8%)最为普及,其次是生成式AI(45.9%)和医疗健康助手(44.3%)。这些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的应用场景也多样化,包括工作(75.4%)、学习(70.5%)、娱乐(63.9%)和交通出行(62.3%)等。

大多数参与调查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82.0%)、丰富娱乐方式(68.9%)和增强家居安全性(68.9%)等方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对于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参与调查者的满意度为91.8%,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占13.1%。尽管多数(86.9%)的参与调查者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但也有参与调查者担心未来人工智能会产生各类问题,如数据隐私泄露(73.8%)、人员失业(70.5%)、安全威胁(57.4%)、信息篡改(55.7%)、偏见和歧视(52.5%)等。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参与调查者认为以下方面的努力至关重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和规范,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86.9%);改进模型性能,提升准确性、速度和效率(77.0%);加强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73.8%);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构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70.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边界(67.2%)等。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和规范,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为了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应用范围、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合法合规、安全可控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第二,改进模型性能,提升准确性、速度和效率。为了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应不断投入研发资源,引入更先进的算法和技术,优化算法设计,提升模型的准确性、速度和效率。

第三,加强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政府和企业应制定和完善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和传输的规范和要求。同时,加强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网上调查:南京市民人工智能应用情况调查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站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