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7 14:05来源:南京日报

蛇年开工首日,南京“新春第一会”聚焦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向外界传递出刀刃向内、矢志突破的坚定决心。

会议强调,要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着力提升五个“度”。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企业感受度”——要把企业感受度作为评价城市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准”,企业所期所盼,就是营商环境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城市竞争已从单纯的要素竞争转向生态竞争。把企业感受度作为“第一标准”,本质上是对传统政府本位思维的一次全面革新。

城市营商环境好不好,不再仅看数据、指标、文本,而是以企业真实体验为依据,时刻聚焦企业的需求和关切。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改变过去“以我为主”、供给端发力的方式,学会用自下而上的视角衡量服务效能,用市场逻辑校准政策精度,让企业更加可感可及。

企业感受度体现在哪里?

首先,要让企业感受到发展红利。我们要把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战略机遇和“两重”“两新”等增量政策,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机会和政策扶持;要坚持效果导向,政策举措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而是有切实的执行机制、操作方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让企业在发展中更有获得感、成就感,对南京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其次,要让企业感受到高效服务。“办事不求人”是企业和群众最朴素的诉求,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南京提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郑重承诺,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为企业创造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同时,企业一旦有困难有需求,又能做到无处不在、敏锐感知、快速响应。这种张弛有度的服务哲学,既是对市场规律的敬畏,也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呵护。

最后,还要让企业感受到城市温度。南京是创业创新的热土,所有外来企业、本土企业、广大创业者,都是南京发展的“最佳合伙人”。我们要持续加大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服务保障,将南京打造成为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宜业之城。城市有温度,企业发展才有速度,才能形成城市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从“企业满意度”到“企业感受度”,一词之变,折射出营商环境建设从指标考核到体验优化的质变。

所谓一流营商环境,从来不是冰冷的指标堆砌,而是有温度的情感共鸣;不是单方面的政策输出,而是双向奔赴的价值共创。坚持把企业感受度作为“第一标准”,推动理念转变和实践深化,必将激发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为高质量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