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1 15:35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滨江产业创新带联盟(建邺—江宁)日前正式成立。据悉,滨江产业创新带沿江串联江宁、雨花、建邺、鼓楼四个行政区,将通过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打造南京产业科技创新的“长江黄金右岸”。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产业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二者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设滨江产业创新带,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构建市域协调联动发展新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全市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当前,创新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跨学科、跨产业、跨领域的交叉地带,单兵突进难以实现,固有创新资源的互动、流转与聚集程度难以满足研发需求,必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才能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效益。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与此同时,也要用好“政府之手”,推动解决创新资金的投入分担、创新成果的合理分享,以及研发中的“条块”壁垒、信息“壁垒”等问题。一方面,要把创新要素的结合交给市场,由牵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为各种要素的结合提供良好生态,包括优化产业科技布局,匹配产研供需,消除创新要素在创新链上跨部门、跨领域流动的体制障碍,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形成充满活力的开放式跨组织创新生态。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是南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南京的定位和要求。为此,我市根据“中心带城郊、先发带后发、相邻成一体”思路,先行启动实施“伙伴园区”计划,打造滨江产业创新带等“三带一区”。在此过程中,“融合”“创新”尤为重要,必须下好协同合作的“一盘棋”和创新驱动的“先手棋”。
具体而言,在合力打造“长江黄金右岸”时,各板块要以产业融合为先导,构建联动发展新格局;以招商融合为重点,塑造对外竞争新优势;以功能融合为带动,汇聚双向开放新动能;以要素融合为依托,打造资源集聚新高地。在这个过程中,各板块也要强化服务保障,不断完善区域间项目共引、利益共享、考核共担机制,推动全市跨区域协同发展。我们相信,在更加协同、融合、顺畅的创新生态中,创新资源将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利用,充分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见效的过程。
俯瞰长江南京段,“绣带”如画,活力迸发。在这里,让产业科技创新的江流交汇奔涌,锻造出更为强大的科技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