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发表时间:2025-06-12 15:01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这一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培养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做事”不要“作秀”。
干事创业,为公还是为私,出发点不同,结果就有云泥之别。好“作秀”而非“做事”,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热衷于“造势一时”而非“造福一方”……这类不愿真抓实干的作风,要么是形式主义突出,要么是官僚主义严重,归因在政绩观偏差,归根在党性不强,终将阻碍党的事业发展,削弱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大家一定要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要实事求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定不要有标新立异、好大喜功、‘放卫星’、作秀出彩的思想”。这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和谆谆告诫,教导我们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是和非、公和私、得和失的关系,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扎扎实实、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干好。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坚信“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的姜仕坤,磨穿了鞋底、跑白了头发,换来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常说“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廖俊波爱往基层跑,办好了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的黄文秀,扎根乡土、奉献家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新时代以来,无数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面对与时俱进的发展“新题目”和改革“大文章”,要把前无古人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员干部必须拿出锐气和斗志,敢担当、善作为。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看准了就抓紧干,用好作风好形象把群众牢牢团结起来一块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干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