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全区通办”惠民生 政务服务再优化
- 发表时间: 2024-09-30 14:00
- 来源: 市数据局
“以前办事只能去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我们这些住在百合的去一趟来回要半小时,有时候办事材料一次带不全,来回跑好几次。现在好了,百合分中心就在小区里面,中午还有人值班办事,要办事下个楼就到了。”汤泉街道拆迁至桥林街道百合社区的市民孙女士说道。
过去,浦口区各街道、社区政务服务能力不平衡,事项办理标准不统一,同时部分街道范围面积大,部分社区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距离远,跨街安置居民需回户口所在地办事,造成办事“多头跑”“来回跑”“折返跑”现象,与“就近办”目标还有差距。
2024年初,在初步实现各街道政务服务办理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浦口区数据局开始谋划逐步推进全区政务服务通办工作。恰在此时,区人大代表、汤泉街道大黄村戚良伟书记提出“关于完善跨街道业务办理机制的建议”,与现阶段的改革理念不谋而合,浦口区数据局以提案为切入点,以“便民、高效、满意”为原则,旨在通过建设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分中心和“全区通办”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结合前期调研工作,选定桥林街道百合社区作为试点。该社区建有3个安置小区共56栋5318套安置房,安置房面积约70万平方米,混合安置桥林8个社区和汤泉2个社区的拆迁群众。作为混合安置型社区,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多,问题和需求也多,去一趟街道服务中心很不方便。
区数据局和桥林街道聚焦破解该社区汤泉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积极推动打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百合分中心,并建立“桥林—汤泉跨域通办”机制,以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为核心,有力有序布局“街社同权、全区通办”,满足群众家门口办事需求。
“就近办”让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化
以浦口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政务服务和帮代办事项清单为基础,结合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实际,以社保、医保、民政等事项为重点,试点实施第一批“区域通办”事项清单(共计31项),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优化整合关联事项,有效减少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规范梳理便民服务事项,真正形成群众看得懂、方便办的服务清单。通过“云综窗”导办,搭载视频协助指导、远程操控帮办等功能,提供事项远程指导、实时导办、答疑解惑等服务,弥补服务空白。
“无差别”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起草《浦口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政务服务事项业务指导规范》《浦口区“全区通办”事项清单》《“全区通办”业务工作规程》《浦口区政务服务综合(全科)窗口设置和运行规范(试行)》等制度性文件,统一全区政务服务办理标准、明确工作流程、厘清职责边界,为工作长效运行建章立制。通过“专人轮岗”、建立微信工作群,打通“跨域”工作壁垒,实现就业困难认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业务跨域“无差别”受理、“一站式”帮代办。
“高标准”让服务有质量更有温度
通过加强全科窗口工作人员培训,选取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同志常驻窗口,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无障碍资源配置,设置特殊群体服务专区并配备相应设备,完善无障碍通道、卫生间、停车位等设施设备;增配轮椅、老花镜、婴儿车、饮水机、雨伞等便民物品,于细微之处提供精准关怀,让政务服务有“高标准”,更能“暖人心”。
下一步,浦口区数据局将坚持便民原则,在江浦街道龙华路商圈、桥林街道乌江社区和福音社区、星甸街道石桥社区、汤泉街道龙山社区等地延伸设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分中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圈布局,同时推动数据直达基层,满足基层数据共享需求,开展数据下沉基层供需对接,推动数据向基层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