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宁满意 > 记者走访 >


四化服务引领 永宁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集成融合

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经办服务水平,浦口区永宁街道基于“审批服务一窗口”改革,融入大数据信息化理念,强化12345便民热线响应机制,着力开展优质服务窗口的创新工作,持续优化政务经办服务,不断提升便利、高效的街社政务服务水平,构建完成“一刻钟政务服务圈”。

“今天在这边几分钟就办完了,一站式服务很贴心,以前要到区里办的,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点赞!”永宁街道居民钱女士在办理完异地就医手续后高兴地说。

据悉,永宁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位于永宁街道宁泉路12号,建设区域独立开放,位置醒目,设有八大功能区。引导咨询区,根据办事群众的需要为其提供最优质的业务咨询和代办服务;便民服务区,在这里手机加油站、轮椅、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也可以通过宣传展架、宣传手册、多媒体电子宣传品等方式,及时了解各项政策以及服务事项等内容;自助办理区,可以实现个人基本信息查询,社保卡申办、证照打印等自助服务;办事群众在自动排队叫号区取号以后可以在等候休息区等候叫号,至柜台受理服务区办理,当办事群众有需要时,可以随时体验和使用市级标准的母婴室。整个大厅共设有6个全科窗口,执行江苏省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经办规程和业务流程。

目前,永宁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承办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66项,辖区内各社区便民服务站承办60项,形成了各社区至中心最大车程不超过“一刻钟政务服务圈。荣膺“南京市最优为民服务中心”“南京市青年文明号”“南京市巾帼文明岗”“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在此基础上,中心细化服务形式,创新工作举措,以“适老化”“多元化”“信息化”“网格化”为引领,推进政务服务集成融合。

一是突出主体,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永宁街道为农业主导型街道,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上班,空巢老人居多,针对服务主体变化的情况,为方便老年人办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增设“580”银发专窗,实行全程帮办代办,为老人减去等号排队时间,在这一窗口不仅可以办理老年人优待证、日常社保业务,燃气业务、广电业务、工商业务、低保户水、电费减免业务、申领残疾业务、问题咨询,还可以帮老人进行现金代收代缴、代填代写等智能化业务。前台、后台双联动,通过更精细化、更灵活的管理方式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生活的“不便利”,为老人办实事、办好事、办快事。

二是打造品牌,提供“多元化”服务保障。

农村妇女同胞就业难、政策不清现象尤为突出,为切实满足辖区内妇女同胞政务需求,便民服务中心牵手市妇联,利用阵地优势,在中心设立“宁姐服务站”专窗,由业务精湛的女性全科社工专岗服务,以南京市“宁姐服务”品牌为平台,为辖区内女性同胞提供就业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政务服务,保障辖区内妇女同胞的政务需求。

三是搭建平台,集成服务“信息化”。

为实现“政务信息,一站无忧”,永宁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全街政务信息资源,在中心档案查询、常住人口信息查询、社保信息查询、低保信息查询的业务基础上,增加户籍信息查询、流动人口查询、政治面貌查询等信息查询媒介,构建9类14项“政务信息库”,与相关部门紧密贴合,打破信息壁垒,让信息充分共享共通。

四是上下联动,实现“网格化”代办服务。

中心创新服务方式,将政务服务与网格相结合,依托街道网格化管理,发挥专职网格员、全科社工等人力资源,建立上门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制定《永宁街道政务网格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政务网格化”工作模式,推进“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为居民群众办事兜底。实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便民服务站、联勤网格员三级联动,将代办代缴的服务触手延伸至全街47个网格的各家各户。服务带下去的同时,不忘政策带下去,全街民生实事相关的惠民政策及街道最新的就业信息,都可通过网格员第一时间告知网格内居民,确保居民群众不出门就能了解事,办成事。

永宁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承“以群众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进一步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政务服务清单和办事指南为标准,以解决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为着力点,打通各项业务经办的“最后一米”,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促进全街政务服务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