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时间:2025-06-03 15:5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这个端午假期,南京主城一批新开业的商业综合体,致力于打造“商业+生态”“商业+社交”“商业+文化”等“商业+”消费新场景,成为激活假期消费的“新势力”。在金陵中环的江苏首店话梅美妆集合店里,货架上摆满海外直采的美妆爆品。“我们每周都有新品首发,周末客流量能达1.5万人次。”店长介绍,首店发力明显提升了商圈夜间销售额的占比。业内专家认为,首发、夜经济等成为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

首发经济始于“首店”,并扩展到首发、首秀、首展等多个领域,具备时尚、品质、新潮、稀缺等属性,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是城市商圈的“流量制造器”。当前,各地都在发力布局首发经济。前不久,我市出台15条措施促进首发经济发展,不仅对首店开设方、引进载体予以资金支持,还提出优化管理,实施首发活动“白名单”机制,推行活动项目承诺制等。

首发经济拥有“首次”和“引人注目”两个关键特质,能够赋予首发品牌消费流量引力。但是,发展首发经济不能依赖一时的热度和流量,延长首发经济的“花期”,放大“以首带面”效应,就要秉持链式发展和产业生态集聚理念,拉长首发经济的产业链条,将产品或服务向产业链各环节、全周期转变;加强技术、服务和模式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发展首发经济须因地制宜。于南京而言,可以通过完备的商圈体系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吸引高能级品牌,也可融入本土文化打造个性消费场景,形成“文化旅游+首发品牌”的文旅商融合发展机制;在高标准招商的同时,持续举办首秀、首赛、首展等活动,吸引一批低空经济、时尚消费、数字消费等高附加值服务型业态的首店进驻,让消费者及时接触到最新的产品、服务和消费理念,激发消费潜力。

放大“首发”效益,优化营商环境尤其重要,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首发”来自创新,最怕被“山寨”。做好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各项工作,让企业专心抓创新、搞经营,才能不断释放产业活力、蓄积发展动能。

首发经济是品牌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只有深度融入城市产业生态,才能孵化出更多新产品、新品牌。比起各种吸睛的噱头,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真正可靠的竞争力。只有变“首发”为“长发”,首发经济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