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时间:2025-01-09 16:39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第二批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第二批25个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南京市交通集团闲置路沿资产盘活项目入选。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近年来,我们经常强调要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1月3日召开的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今年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00亿元,确保实现“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的目标,并以更大力度推进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江苏段等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在聚焦这些交通重大项目增量投资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刚性约束和人口增速放缓的压力,我们必须在扩大增量投资的同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让资本和产业结构更合理、更先进。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盘活存量资产,让现有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能提升基础设施实际的运营管理水平,并促进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盘活存量资产,关键在于创新。那些有待盘活的“存量”,多为难利用的“边角料”,长期沉睡,无人问津。闲置资源之所以被闲置,往往在于现有的开发利用方式存在堵点。要挖掘这些“边角料”的新价值,就必须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和机制壁垒,跳出固有路径依赖,主动寻找产业融合和技术应用的突破口,采取超常规措施,开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的新道路。
以南京市交通集团闲置路沿资产盘活项目为例。绕城高速铁心桥服务区从普通服务区到交通综合能源中心的“蝶变”,是基于“交通+”综合能源发展需要,在原有传统加油和充电功能的基础上,科学布设“光、储、充、换”等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才实现的。在传统交通设施上布局新能源应用,需要统筹利用集团内外资源,整合微电网、移动储能、清洁能源动力、充换电设施、电池梯次利用、废旧电池处置、综合能源服务等多项业务,工程浩繁,任务艰巨。也正是因为“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才有了建成全国首个跨城际互通互换重卡换电站、江苏省首个高速公路重卡换电站的成绩。
透过这个典型案例,我们更加深刻地看见“创新”两字的力量。创新不只是某个人的灵光一闪,而是以开阔的视野、前沿的思路、坚定的信心,勇于向最难之处攻坚,从老路中走出一条新路。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是一场推动各领域创新转型的持久战、攻坚战;“向存量要增量”,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要求。“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走进2025,让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把一切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谱写南京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