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8-18 17:0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汽车产业,竞争从未停歇。南京正以“全能选手”的姿态,主打一个“综合实力”。今年上半年,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5.0%,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6.1%。南京正以创新引擎驱动新能源赛道,向全球展示“南京智造”的硬核实力。
上新加速度,车企频放大招
今年以来,南京车企上新持续加速。江宁开发区的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的首款新能源中型SUV——MAZDA EZ-60在南京工厂正式下线,进入上市倒计时。为了实现EZ-60全车9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完美量产,南京工厂下足了功夫。近2亿元的产线升级投入,“智能制造+马自达匠艺传承”的双轮驱动,确保了全球统一的品质管控标准。这不仅是一款新车的诞生,更是南京汽车产业强大制造能力与精益求精态度的生动体现。
8月5日,产自南汽江北新区基地的全新MG4开启预售,24小时订单破万。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南京江北新区基地打造了“E3全新架构新能源平台”。今年上半年,该平台的首款新能源车型荣威D6也已经上市。而即将在8月下旬亮相的产自溧水的深蓝S07迭代款,同样备受期待。在溧水长安智慧工厂,AGV智能小车穿梭不息,最快90秒就有一辆深蓝S07完成组装,柔性生产模型的应用,让入库效率提升了25%,大大缩短了客户提车时间。
前不久,开沃集团旗下创维汽车研发的L4级无人驾驶公交已率先在南京投入实测运营,其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系统为城市智慧交通提供实时数据支持。目前,开沃集团的创维汽车已在6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申请专利超1900项,展现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基深且广,研发动力强
南京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深厚的产业根基与强大的研发能力。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城市”,南京在产业强市建设中目标明确,持续布局“落子”,锚定“综合实力进入国内第一方阵”的目标稳步迈进。
7月18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南京市建邺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全资子公司“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意义非凡,该公司成为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宝马集团在中国设立的首个且唯一的IT研发中心,更是其在全亚洲规模最大的IT研发基地。自2021年起,宝马在华最大的两家软件公司——宝马领悦和宝马诚迈先后落子南京。宝马的一系列重磅投入,无疑是对南京汽车产业强大吸引力的最佳印证。
目前,南京汽车产业已聚集链上企业500余家,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这里拥有涵盖“重、中、轻、微、轿、专”等全系列整车产品线,产业链覆盖电机、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电动汽车空调及压缩机等关键节点。累计建成动力电池产能、全年动力电池总装机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如此全面的产业生态,为南京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消费市场热,实力获认可
消费市场的认可,印证了南京汽车产业的市场穿透力。今年4月,首批140台欧版深蓝S07在南京下线,销往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全年出口总量近5万台。南京本地市场方面,5月1日,2025年南京市第二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启动,活动期间,对在活动企业新购7座及以下非营运乘用车新车(不含二手车)并完成上牌的个人消费者(不限上牌地区),根据新购车的不含税车价分档进行补贴,最高每辆车补贴4000元。同时,不限制户籍和上牌地区的购车补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纷纷前来南京购买新车。在相关政策催化下,上半年南京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8.9%,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
持续用足用好政策工具,拿出“真金白银”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南京汽车消费热度不断走高,有效带动汽车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企业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能在消费市场得到积极反馈;消费者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南京汽车产业的认可与支持,更是南京汽车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奋力攀登的强大动力。
南京汽车产业发展不局限于某一细分领域,而是全面布局、协同发展。从整车生产到核心零部件供应,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这种“全能型”的发展模式让南京在汽车产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