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环境增“美” 为治理增“智”
2023年上半年,全市城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以人民满意为核心,有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整洁有序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南京城市治理精细化、品质化、智慧化水平。
多措并举 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玄武区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全区配置有害垃圾车、可回收物车、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车等127辆,并对车辆规范喷涂分类标识。目前,厨余垃圾日均收运约86.5吨,餐厨垃圾日均收运约65吨,其他垃圾日均收运约450吨。
雨花台区以创建促提升,完成12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小区的区、街两级自验自评工作,全力推进25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除差晋级申请工作。组织4场共200人次“跟着垃圾趣旅行”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持续营造垃圾分类氛围。
浦口区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考核办法,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运行格局。按照“一点一员”标准,浦口区共配备447名垃圾分类指导员,161辆垃圾收运车辆安装车载GPS和车载视频,建立分类收运专线28条,统一车身标识,制定详细收运表和收运图,实行“公交化”分类运输。
聚焦重点 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提升
按照省、市关于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秦淮区第一时间进行任务部署,高标准、严要求深入推进整治行动。区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领城管局、属地街道现场办公,调度宁芜铁路沿线丁家园区域、高铁沿线双麒路、原牌楼菜场和蒋家街等区域整治推进情况,对症重点难点问题、聚集群众关心问题持续发力,确保整治落细落实。
江宁区积极响应省委、市委和区委主要领导对加强铁路沿线、高速和绕城公路沿线(以下简称“三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指示和市城治办相关工作部署,以“三路”重点整治为抓手打响全域环境整治攻坚战,经过两个月的连续奋战,该区环境整治实现从“三路”为重点整治基础上向全域辐射,从专项整治向全域治理转变,从专项攻坚向常态化治理转变的新格局,各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域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和提升。
溧水区强力推进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组织12人次,分4个组对铁路沿线开展检查,累计整改问题198处。通过“溧城控违系统”环境专项整治,由无人机对铁路沿线进行全方位扫描,派发问题清单共计272处,通过区街两级合力,目前已整改完毕。
扎实推进 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题
建邺区应用先进的下沉式竖井技术,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院区附近的边角地块,建成2座沉井式停车场并投入使用。该处停车场占地不到400平方米,却可停放200辆机动车,让小空间得到了大利用,对于破解城市中心城区停车难、充分利用好城市边角地块等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位于南湖广场的第3座沉井式停车场也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六合区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停车资源,完成新增共享泊位711个,公共备案停车场1.6万多个泊位信息数据全部接入区二级停车管理平台,并与市一级平台完成数据对接,保证数据完整性、实时动态管理。
高淳区规范运行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累计在33个路段开展停车收费管理工作,完成24个路段智慧化改造。同时,盘活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存量资源,累计有79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9385个停车泊位)对外错时开放共享或全天计时开放。
南京经济开发区上半年继续深入推动停车管理工作,在杨家边路新增车位120个,累计设置路边泊位1363个,在恒达路修建公共停车场1处。同时联合交警驱赶违停大货车占位现象300余次,违停电动车进行清拖共计60余辆。
攻坚克难 有效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围绕2023年全市渣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栖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就严厉打击“无资质”车辆违规运输渣土行为做专项部署,常态化执行“全时段、全方位、全天候”的“三全”巡查机制,严格落实渣土联席会议、警示约谈等制度,不断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全体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力促辖区内渣土车运输合法、规范、有序。截止到5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200余人次、执法车辆900余车次,道路设卡检查20余次,查处工地违规案件16件,查扣涉案车辆297台次(含“无资质”车辆55台次)。
鼓楼区对智慧城管平台的智慧执法系统、智慧环卫系统、视频智能识别系统进行完善提升,对接市智慧渣土系统,共享工地视频监控资源、渣土运输企业数据、渣土运输审批数据和渣土车GPS数据等,同时接入区内五家五小工程渣土车企业和三家代管市渣土车企业合计185辆渣土车车载定位设备,通过建立有效预警机制,实现对区域内渣土运输违规行为的实时感知、取证,建立全区域无死角的渣土车智能感知网络,实现渣土运输违规必究。为进一步健全完善自治联盟、“绿黄红”分级管理等制度机制,引导提升自治联盟的活跃度。
江北新区顶山街道根据门前三包自治联盟运行成效,组织优秀商户评选活动,为门前三包管理的优秀商户颁发流动红旗,通过激励提高沿街商户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降低柳树飘絮影响,江宁开发区城管局引进新技术,采用“植缘”药物在柳树树干杆插瓶的方法,对江宁开发区百家湖广场、九龙湖广场等处柳树进行试点试验。经过两年治理观察,被处理的柳树可以减少来年柳树飞絮90%左右,吉印大道、九龙湖广场、江宁开发区会展中心等过去柳絮问题严重区域,今年有显著好转,受到广大市民一致好评。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