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高速公路、绕城公路沿线到城市全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全力“大扫除” 金陵别样美
秦淮区佳营东路地块整治前
秦淮区佳营东路地块整治后
雨花台区天保绿地停车场整治前
雨花台区天保绿地停车场整治后
建邺区八百亩地块整治前
建邺区八百亩地块整治后
溧水区环卫工人正在进行道路冲洗作业
写在前面
南京,国家定位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20多条高速公路,也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格局中南北、东西干线的重要交会点。
车辆飞驰,窗外的风景虽一闪而过,但也能给来来往往的旅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秀美与文明。让铁路、高速、绕城公路等重要窗口地区的风景更“靓”,2月21日,市城治办牵头市城治委各成员单位,拉开了以“三路”(铁路、高速和绕城公路)沿线为重点区域的全市环境大整治、大扫除帷幕,3月1日起,又在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月”行动。一个多月来,各单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艰苦会战,从“三路”到“全域”,从干道街巷、公园景区到河道湖泊等,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让城市秀出了更多的好风景,亮出了更多的新文明。
变化“脱胎换骨” “三路”沿线“靓”起来
阳光下,红叶石楠的叶子红得发亮,新栽的香樟树等高大乔木已抽出了新芽,绿油油的草坪甚是养眼,精心打造的一个个生态停车位有序划分了停车功能——大货车停车区域、小汽车泊位区……这是宁马高速、205国道、岱山西路三条快速路围合区域的天保绿地停车场。此前,该区域是一个厂中厂拆迁地块,因一直派不上用场,杂草丛生,垃圾堆积,从宁马高速、205国道上一眼望过去,只有三个字形容——脏、乱、差。
“一方面需要改善区域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优化空间为附近小区的停车难找破解方法。”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在我市环境综合整治尚未启动前,这里就已经率先动了起来,清垃圾、除杂草、整地块……最终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处生态停车场。“环境美了,还被赋予了新功能,一场整治竟然来得如此高效。”货车司机刘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从双龙街立交驱车沿着绕城高速前往八卦洲大桥方向,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秦淮区明贤路上绕城匝道东侧杂乱地块如今已变成了一片养眼开阔的绿地,足足有4万多平方米。绿地上,新栽的晚樱花开正艳,紫薇、桂花等枝叶扶疏……据悉,该地块此前一直闲置,黄土裸露严重,进行环境整治,120多人足足用了十多天时间清理杂物、整理地形、铺设草坪、种植苗木……几场春雨后,郁郁葱葱的草皮,宛如给大地覆盖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眼下,负责绿植栽种的公司还正在优化绿化提升方案,在适当位置种植时令草花,让此处四季皆有不同的美景。记者在此处采访时,好几名养护工人还在其间忙碌着,“来之不易的好环境,一定要好好管起来。”红花街道城管主任纪宏平介绍,地块完成环境整治后,就立即落实了街道物业公司进行托底式养护。
“400多亩地,不仅开荒种菜,还有40多个特别杂乱的披棚……”站在绕越公路上坊农贸市场南面地块上,江宁区东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仍然感慨着此处整治时的艰辛——铲除各种乱种植,要做通居民的工作;清除各类乱堆放的垃圾以及搭建的披棚,几十人、数台履带挖机持续奋战了一周。当场地完全平整到位后,街道立即撒上了草籽,同时砌上了围墙,完全杜绝少数居民进入其间乱种植的问题。眼下,草籽已经发芽,从绕越公路上看去,绿油油的一片。
宁杭高速江宁站段附近一处40万平方米的储备用地,原先也是一片乱种植区域,其间,市民乱搭用来摆放锄头、铁锹等农具的披棚多达196处。如今,平平整整的地块上,视野甚是开阔,绿化工人正在进行绿化栽植……
驱车沿着铁路、高速、绕城公路等一路往前,如上述改变的地块“不胜枚举”。市城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认真落实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对加强铁路沿线、高速和绕城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指示,2月下旬起,各区园区、部门单位闻令而动,精心组织、艰苦会战,全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月行动进入第二阶段后,各单位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重点目标,团结协作,多措并举,攻坚克难,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让一个个“脏乱差”地域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摸清家底,精准发力 重点区域脏乱差基本消除
“至4月8日,东山街道督查总数486个,已整改484个,完成率99.6%;淳化街道督查总数437个,已整改数437个……”走进江宁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指挥部,墙上张贴的一张硕大进度表上,区域内街道、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情况便一目了然。
5条铁路、6条高速及绕城公路共计约289公里,江宁区是我市境内“三路”沿线范围最广、整治任务最重的一个区。据统计,环境整治行动以来,该区排查问题总数超过2万个。“这些问题都是在路上一个个“跑”出来的,每天的行车里程都是200公里以上。”区城治办副主任赵伟勇告诉记者,南沿江高铁虽然尚未通车,但为了发现此条铁路沿线江宁段存在的问题,该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长有一天整整步行了17公里。
市城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彻底清理“脏乱差”,各单位建立了全覆盖的排查体系。2月下旬,市、区城治办负责人多次乘坐高铁、面包车,俯瞰查找“三路”两侧问题,动用无人机航拍、网格员巡查等手段,并借助治安探头,全方位、“地毯”式搜寻、采集问题信息。2月底前,仅浦口区就排查出总长约156公里的“三路”两侧需要重点整治的地段共32块,形成整治清单,对账销号,确保形成处置闭环。
3月以来,按照“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属地实施”的原则,各整治单位聚焦“三路”红线两侧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展开劳动会战。江宁区与雨花、秦淮、高淳、溧水区及句容、马鞍山毗邻交界,很多问题集中在“三不管”地带,整治任务十分艰巨,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从大局出发,要求全部参战的10个街道、5个园区板块主动作为不扯皮,把清理范围无条件向前延伸300米。秦淮区对宁芜铁路、高铁沿线、绕城公路两侧问题加大投入、合力攻坚,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一线,及时做好拆迁、棚户和开荒种菜地块的群众疏解工作,使各项微更新、微整治充满温馨。市交通运输局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对由市交通管养的400余公里长的“三路”红线范围督促养护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运营、绿化美化责任,并积极协调上铁办、省交通养护部门联动,全力配合各区整治。
各窗口单位把此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作为维护城市形象,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责任区问题立查立改,真正把窗口地区打造成一张张新南京的名片。市交通集团联合交通执法、属地管理部门,对绕越公路、秦淮河特大桥、G104桥、陈村大桥等桥下空间进行了清理。南站综管办增加了南北广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匝道防撞墙、桥洞涵洞隧道立面、广场雕塑等设施的保洁频次,联合城管、交管部门加大了附近施工场地、“门前三包”和机动车违停的整治力度,确保责任区无扬尘污染、无污水直排、无安全隐患。新街口管委会严格检查落实14家大型商企单位“门前三包”,组织“党员突击队”对楼宇结合部、公共区域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除,对核心区26个非机动车管理点位实行定岗定员管理。中山陵园管理局、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湖南路管委会、玄武湖综管办、秦淮风光带管委会、港华燃气公司等单位全面自查整改责任区“脏乱差”,合力提升了窗口地区的环境质量。
此次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全市共出动人员12.8万人次,车辆2.96万辆次,清除卫生死角2.35万处,清理积存垃圾1.18万吨,规范广告1.14万处,拆除棚披3944处、2.7万平方米,铺盖防尘网63万平方米,补植绿化40.4万平方米。
全面会战,各司其职 全域美起来了
这个春天,在南京,每逢节假日,公园景区、大街小巷,处处人头攒动。来南京,不仅是为欣赏各色繁花,品尝可口美食,更是被这座城市越来越好的环境所吸引。从“三路”沿线的攻坚,再至全域的拓展,南京人用一场干净彻底的大整治、大扫除迎接八方来客。
记者了解到,3月初,各单位迅速扩大整治成果,将整治触角由重点区域向全域扩展,从专项整治向全面治理转变。
江北新区整合各街道与管养单位力量,全面“围剿”乱堆乱倒、私搭乱建、违规种植等现象,拔除了一批“钉子户”。栖霞区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绿化带内杂物垃圾一一排查,坚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玄武区、建邺区、鼓楼区、六合区、高淳区、南京经开区、江宁开发区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整治。
各相关部门也积极协同会战。市绿化园林局协调指导各区绿化部门,全面消除重要出入城通道快速路、连接线、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绿化带黄土裸露、缺株断档、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现象,积极开展苗木补植和行道树修剪。市建委分三个阶段开展施工现场环境整治,督促全市房屋市政工地自查整改,并随机抽查7个工地围挡和出入口保洁情况,责令现场整改问题。市城管局召开全系统动员会,要求各单位全力以赴打好环境综合整治战役,高标准完成市容市貌整治,高质量完成道路清扫保洁任务。
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2月23日,市城治办成立2个督查组和24个巡查组,帮助查找问题的同时,严格按照时序开展效能督查。各区园区和市建委、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绿化园林局等专项检查组,均开展了自查和督查,并派发重难点问题督办单。溧水区城治办四个督查组每天深入铁路、高速、省道和城区巡查,现场督办重难点问题,区纪委派驻纪检组全程参加。浦口区成立多部门组成的环境整治行动办公室专班,每5天完成对全区的一轮巡查,每日编制《城乡环境负面问题督办单》发送相关单位整改,并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全区高质量考核。
据悉,截至4月10日,在此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会战中,全市共出动人员35.6万人次、车辆8.9万辆次,规范“门前三包”问题5.85万余处,清除违规广告5.64万处,拆除违建披棚5.53万平方米,铺盖工地防尘网168.6万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5.85万处,清理垃圾杂物5.58万吨,补植绿化54.1万平方米。
创新探索 谋求整治成果“长效”
三分建,七分管。好不容易打赢的环境攻坚战如何长效保持?在环境整治行动之初,我市各区园区、各部门单位便精心谋划——
江宁区探索环境综合管理盲区作业单位市场化运营,推行城乡综合环境一体化市场运作,即社区与第三方服务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第三方服务公司定期对全域特别是“三路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并同时接受区和街道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底绩效考评。
雨花台区探索建立和运行网格化机制,将辖区范围内约19公里长的高铁沿线和约3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沿线,按照属地街道和里程长度划分成若干网格,每个网格明确负责人和网格员所承担的日常巡查职责和范围,以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环境问题的发现与整治任务。同时针对“三路”存在的问题,分类施策,按照问题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环境卫生整治标准在内的农用耕田整治标准、建筑工地和闲置土地的内部标准、各类工地围挡标准等。
而秦淮区城治委4月起又继续牵头组织开展城市品质综合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以确保整治成效,同时将铁路、高铁、高速沿线纳入常态化巡查,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强化长效考评。定期对各单位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督查并下发通报。
浦口区则是将整治月行动与“四清、四拆、四整治”行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统筹人居环境、河道管护、城建城管等各方面要求,以提升环境整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据统计,此轮整治共排查市域问题8.58万个,其中重点区域问题3.86万个,基本做到问题排查见底,整改完成率均达到99%以上。通过此次排查,各区还建立了“两本台账”:一是建立了高速公路(绕城绕越)、城际铁路(高铁)、市内快速通道、国道省道红线边界及其主管部门、养护单位底数清单;二是建立了重点区域和“三不管”地带问题易发路段清单,从而为今后高效协调处置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重难点问题夯实了基础。
市城治办综合协调处处长张立刚介绍,以“三路”为重点区域的全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民心工程,事关城市形象、营商环境和人居品质,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一样,没有休止符,对下一阶段的整治工作,市政府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同时表示,下一步将“三路”整治纳入城市治理长效考评,努力实现整治工作长流水、不间断,确保已整改的问题不反弹,已取得的成果不回潮。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