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分类进万家 追逐新时尚 > 相关资讯 >


不同园区“匹配”不同分类管理模式 栖霞区2389家企业垃圾分类招数多

发表时间:2023-02-28 14:30

光缆生产企业内,收集点内不仅摆放着四分类垃圾桶,还设置了大件垃圾存储区;婚纱摄影馆内,使用过的指甲油、卸甲水及过期的化妆品等有害垃圾,投放在有害垃圾临时收集容器内……记者近日走进栖霞街道十月公社科技创业园内两家企业,看到了上述细致考究的垃圾分类场景。据悉,跟区域内2389家企业尤其是园区的垃圾分类“较真”,栖霞区针对不同园区“匹配”了不同分类管理模式。

十月公社科技创业园内有100余家企业,街道垃分办逐一指导,分区域健全收集点功能板块。有真机电公司是一家光缆生产企业,厂区西南角布设了一座垃圾分类收集亭,立面张贴着清运信息、分类知识、投放指南等宣传海报。收集点内不但设有四分类生活垃圾投放区,还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了大件垃圾临时堆放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每天定时收运,大件垃圾、可回收垃圾根据需要预约上门,有害垃圾则是一段时间后集中投放至园区专门设置的有害垃圾收集点。”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投放收运体系不仅方便了企业,也美化了厂区环境。

距离有真机电不远的大象映画是一家婚纱摄影工作室。记者在这里看到,不仅在办公区内合理布设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二分类收集容器,同时针对茶水间瓜果皮、茶叶渣等单独设有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化妆区内使用过的指甲油、卸甲水及过期的化妆品等有害垃圾,则投放至专门设置的有害垃圾临时收集容器内。

栖霞街道垃分办工作人员王尊禹介绍,为推动企业更好分类,街道建立了管理责任网络,并匹配清运频次,生活垃圾交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清运,有害垃圾按实际产生量定期清运,大件垃圾按需求联系第三方公司上门清运,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实现了企业生活垃圾闭环处置。与此同时,街道执法中队不定期联合园区进行专项检查及执法宣传,对拒不整改的采取行政处罚。“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园区内厨余垃圾分出率从14%提升至2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