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分类进万家 追逐新时尚 > 相关资讯 >


“垃圾池”变身“环保屋” “寻找发言人”协商修树 南炼生活区“三供一业”移交3年来 栖霞街道化解多类难题

发表时间:2021-12-30 10:31

“多亏了社区在11月份就提前试水,发现问题后及时将我家漏水的供暖管道修好,即便这几天寒潮来袭,我们一家依然暖和和的。”昨天,家住栖霞街道南炼新村社区3村10幢的张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

2019年1月1日,南京炼油厂生活区“三供一业”即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正式由金陵石化移交栖霞街道社会化管理。南炼新村社区接管后,每年供暖季接到管道堵塞、管线漏水、暖气不热、爆表等12345工单高达百余件。而今年11月19日炼油厂区域供暖试水工作以来,截至目前,有关供暖问题只接到了2件12345工单。

南京炼油厂生活区有158栋居民楼,常住人口1.2万余人,房屋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南炼新村社区党委书记陈智燕介绍,由于供暖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很多管道老旧损坏、跑冒滴漏,加之移交初期,物业维修人员数量少、经验缺乏,前两年供暖当月引来居民投诉不断。

为此,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合企业人员深入排查供暖管线、设施以及居民反映的家中问题,制定维修方案,组织专业力量日夜抢修,确保供暖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据了解,“三供一业”移交3年来,该社区有关供暖问题各类抢修累计2000余次,更换管线2648米、压力表784个、阀门169个。

“今年,我们吸取了往年经验,对发现的腐蚀严重的管线进行更换改造,提前为水表加上保温层。同时与金陵石化沟通,将原来的提前5天试水延长至提前半个月,保障有充分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陈智燕介绍。

此外,依托“掌上云社区”平台线上普及供暖知识、维修小窍门,让居民自主解决小问题,并组建志愿者队伍根据居民报修情况上门解决部分问题,缓解维修压力。

这也是“三供一业”移交3年来,该社区全方位改进管理的一个缩影。

“3村47幢东侧原来有个露天垃圾场,堆满了各种垃圾,到了夏天,气味难闻,影响小区环境。”居民李女士说起之前的场景,一脸嫌弃。

原来,社区之前有50个分布在路边的露天垃圾池,每天各类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都往里扔,一旦清运不及时,气味久久不能散去,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在街道接管后,我们就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难题。”陈智燕说,2019年底铲平50个垃圾池,完成道路恢复。同时,选取38个点位共摆放了182个垃圾桶,每天进行清运,并聘请居民志愿者作为巡桶员指导垃圾投放、进行桶边卫生维护。

今年5月,垃圾管理工作再次“提档升级”。记者在社区里看到,原有的182个垃圾桶已经换成了18个垃圾分类环保屋,看起来整洁美观。其中,3间环保屋还创新地多了一个餐厨间,放有专用的餐厨垃圾桶,解决沿街餐饮商户投放难、无人清运垃圾等问题。

“我们有了专门倒泔水的地方了,还有24小时的热水可以随时清洗,真的很方便。”路边一家快餐店老板高兴地说。

颇为意外的是,树木绿化修剪在这个社区也曾引起轩然大波。

“树木遮挡阳光,家中都是霉味,晚上睡觉,无法关窗户”“炼油厂二村36栋,门口树木长得茂盛,路面被破坏了,要求锯树”“马上夏天到了,两边行道树刮风下雨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大修”……2019年四五月份,栖霞街道陆续收到南炼新村社区居民要求修剪树木的工单数十件。

据了解,炼油厂区域高大树木近2600棵,行道树主要为梧桐、香樟树、水杉等大型乔木,大多栽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十年未经规模修剪,很多都是主干十几米以上的大树。陈智燕说,除了一些居民反映的树木遮阳问题外,大树树根凸起破坏道路、绊倒老人,雷雨天树枝坠落砸到车辆、晾衣架的事情也常有发生。

就在社区对树木进行修剪过程中,不少居民却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门前屋后的高大树木是老厂见证、锯树破坏绿化美景,几十年的树木被锯后乘凉的好地方没有了,纷纷拨打12345要求停止修剪。

为解决矛盾争议,社区组织了一场“寻找南炼树木发言人”线下民主协商会,13名居民代表就自己关切的“树木修剪的标准”“为什么一些树修得像子弹头一样,修完能不能活”“日后如何维护”等提出疑问,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园林专业技术人员逐一解答。

最终,协商会决定对剩余未修剪的千余株树木进行修剪方案的优化。当年6月底,顺利完成2597棵树木修剪工作。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