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街道“四位一体”推动垃分出成效
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构建党建引领、居委会协调、居民自治、物业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实效。据悉,截至目前,24个居民小区日产生其他垃圾18吨,厨余垃圾8.5吨,可回收物4.2吨,有害垃圾0.025吨,其中先行先试小区厨余户均量达到2斤。
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据介绍,街道组建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党工委书记挂帅,抽调社区、科室党员骨干进入专班,形成工作合力。并发挥街道“1310”党员结对作用,党员带动骨干,骨干带动楼组,楼组带动片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组成垃圾分类专项监督小组,帮助查摆问题。街道将垃圾分类纳入物业年终考核评价指标、科室、社区年度“双百考核”和优秀社工、优秀督导员等评比考察内容。广泛招募垃圾分类督导员,定期分层分批开展专项培训,在垃圾投放点普及分类常识,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全方位开展宣传,利用抖音、微信群开展线上宣传教育,通过垃圾分类文化长廊、垃圾分类讲堂、流动宣传车等阵地营造线下浓厚的分类氛围。
加大投入、建章立制,推进安置房小区垃圾分类
街道结合江心洲三期安置房建设、为民办实事等民生项目,将更多公共资源向安置房小区倾斜。做细垃圾分类收集点改建方案,形成“5+X”建设标准,加强设施细节的人性化设计,即一组标准容器,一套规范标识,一块宣传展板,一组回收置物架、一套智能积分系统,外加特色项目。重点抓住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公司、楼栋长、房产中介和房东等6股力量,结合网格巡查走访,督促租户文明居住、科学分类、两定投放,改善小区环境面貌,增强获得感和归属感。
精确定位、精准施策,激发商品房居民参与热情
街道还成立由网格员、物业管家、志愿者组成的垃圾分类社区宣讲团,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组团式”方式入户宣传,提高自觉分类意识。并举办评比活动,设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定期公布分类投放情况,加强邻里互促,共同提升居民参与率和垃圾分类达标率。针对商品房小区部分在职居民扔垃圾时间与集中投放时间不一致的现象,通过走访排摸,为不同小区打造个性方案,建立“人工定时督导+智能错时投放”的投放模式,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收集点非开放时段垃圾随手扔的不良现象。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