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到溧水调研垃圾分类、厕所革命
5月27日上午,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顾军、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宣教处於强海处长、丁怡副处长、董北京调研员以及薛峰、庞玉梅等十名市政协委员,到溧水区调研农村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区城管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参加调研。
当天,调研人员前往白马镇、石湫街道重点调研白马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白马镇大树下公厕、石湫街道葫芦坝村垃圾分类,经过实地查看,对溧水区厕所革命和农村垃圾分类等工作表示高度肯定。“溧水厨余垃圾处理先行先试,充分印证了‘放在一起是垃圾,分开来是资源’的理念,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此行我们将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南京市政协委员、农工委南京市委秘书长兼组织处处长庞玉梅说。
据了解,2016年以来,溧水区共新(改)建公厕196座,其中一类公厕30座,二类公厕54座,三类公厕112座。计划再利用三年时间,按照节约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每年新(改)建三类以上公厕100座,做到全区“厕所革命”全覆盖;同时,积极打通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2018年溧水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排名全省第六、全市第一。
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针对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工作作经验交流。南京智库联盟副秘书长、南京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主任、南京市政协委员薛峰提出垃圾分类、厕所革命要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强化顶层设计,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创建过程中要不断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溧水区城管局局长尹照生表示,农村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主要方面,我们要不断以人民满意度为目标,做好建设工作。
来源:南京市城管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