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分类进万家 追逐新时尚 > 相关资讯 >


首家!仙林大学城垃圾分类试点学校落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发表时间:2019-07-01 14:59

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紫金山东麓,汇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12所高校和一批知名中小学。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参与进行垃圾分类显得尤为重要。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师生积极行动,从采购垃圾分类设备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并与栖霞区城管局“牵手”,探索打造垃圾分类的“高校模式”,成为仙林大学城首个正式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高校。

分类知识趣问答 学生参与热情高


▲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

“同学你再想想,过期化妆品该投进哪个垃圾桶?”“属于其他垃圾?还是可回收物?我不太确定,先选择其他垃圾吧。”“同学你投错了,过期化妆品属于有害垃圾,因为里面含有很多有害细菌,进入土地后会污染生态环境,所以属于有害垃圾。”1月16日中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拉开帷幕。

中午12点,正是学生用餐的高峰时间,此时校内食堂门口却聚集了一群学生。“我知道电池应该扔进红色有害垃圾桶内!”“我对垃圾如何分类还是很了解的,这个闯关游戏肯定难不倒我!”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一声“开始”,同学们纷纷排队准备着。“这是我们首次在高校举办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考虑到受众是学生,所以选择以游戏的形式普及分类知识。今天有两类游戏,一是将垃圾卡片投入相对应的垃圾筐内;还有一个是问答互动。任意一个游戏回答正确都有小礼品赠送。”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员刘悦含忙碌中向记者介绍道。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展板

大三学生陈玮特意从宿舍赶来参加活动,只见他手拿六张卡片,仔细思考每个卡片应投入哪个垃圾桶,他轻松地将前五张卡片正确投入相对应的垃圾桶内。此时他手上还有一个印有电池图案的卡片,在“其他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前徘徊不定,周围同学屏住呼吸紧张地观看。最终,他将卡片放入“其他垃圾桶”,这个举动也让他成功赢得了小礼品。“因为我对环保课题很有兴趣,所以对垃圾分类很早就有了解,日常的垃圾我也大致能分类。”陈玮笑着说:“刚才犹豫的点在于电池虽然属于有害垃圾,但是不含汞的电池应该属于其他垃圾,是可以焚烧的。这次虽然答对了,但分类知识还要再学习,现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教学楼和宿舍楼下都摆放了四分类桶,我觉得通过日常的投放,可以更好地养成分类习惯。”

“我们是第一次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没想到同学们的准确率还挺高,能达到90%左右。”刘悦含告诉记者,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区分不同类别的垃圾,化妆品、不含汞的电池可能会干扰学生的判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不少同学主动报名要来做志愿者,帮我们宣传。”

大四的姚同学是当日宣传活动的志愿者,他热情地向每一位路过的同学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我本身对垃圾分类很有兴趣,在校论坛上看到这个活动,就主动报名,还把我们宿舍的舍友都喊来帮忙。”他告诉记者:“通过一中午的宣传,我觉得同学们还应该加强分类知识的学习。其实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就是环境执法和野生动物保护,学好垃圾分类对于我们专业也是很有必要的。下学期我们也会多组织一些垃圾分类的活动,向更多同学推广。”

“牵手”栖霞区城管局大学城首家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高校

▲二分类垃圾桶在校园随处可见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后勤处主动邀请第三方公司进学校推广垃圾分类,这在仙林大学城还是首家。“2018年8月,有关部门下发了实施垃圾分类的通知后,我们学校高度重视,开始筹备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比如撤掉原先的混装垃圾桶,换上标准地二分类、三分类、四分类垃圾桶;另外投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暂存点;同时建立台账、引进第三方公司,协助我们做好垃圾地闭环工作。”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后勤处副处长吴锋告诉记者。

▲教学楼下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细分桶

“这次举办这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一场动员行动,下学期将正式开启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吴锋说:“我们已经与栖霞区城管局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范本,探索高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以点带面向整个大学城推广。”吴锋特别强调:“选择我们学校作为试点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学校不仅是‘南京十大最美高校、园林式单位’,同时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就是环境执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所以做好垃圾分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义务。”

“启动“四部曲”探索垃圾分类“高校模式”

▲学生公寓楼下摆放的三分类垃圾桶

据悉,目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共有师生5000多人,已经投放了300多台分类设施。每栋宿舍楼下和教学楼内都配备了分类桶;校内正在建立的垃圾分拣站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不过要成为高校垃圾分类范本,不仅仅需要设备到位,更需要师生真正形成为垃圾分类的习惯。“我们不断摸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吴锋表示:“现在启动了‘四部曲’,用于推进分类,一是投放标准版的分类设施;二是大力宣传;三是发放倡议书,倡导师生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提高环保意识;四是加大监管,未来将在选修课里增加分类课程,同时增设一些奖惩措施。垃圾分类是意识层面的行为习惯,是教育的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强化。我们也希望不断探索,打造出垃圾分类‘高校模式’,让这项工作更好地在各大高校推广。”

给力垃圾分类 守护青山绿水

垃圾分类是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举措。

助力南京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我们将围绕“青山绕绿水、乡村美如画”;“垃圾分类各就各位、美丽校园共同努力”;“垃圾‘慧’分类、生活新风尚”三条主线开展活动,守护绿水青山,关心南京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垃圾分类的“南京模式”。

来源:南京市城管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