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环境整治行动 向美而行 浦口秀出城乡高“颜值”
眼下,行走在浦口大地,天蓝水碧景色宜人,大街小巷干净清爽,村居小区整洁有序……“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每天早晚出来遛遛弯,享受惬意生活,日子越过越幸福。”浦口大道周边居民韩鹏翔开心地说。
韩鹏翔的这番话,道出了浦口广大市民的心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浦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自2021年9月起,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提品质,三年建长效”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环境整治行动,通过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持续为城乡环境提“颜”增“质”。在2022年、2023年市城市治理工作考核新(郊)区组中,浦口区年度总成绩均排名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始终排名省市前列,宜居浦口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整治有力有为,擦亮城乡底色
城乡环境是城市的“精气神”。提振城市“精气神”,浦口坚持高位推进,行动之初,就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指挥部,围绕“12+1”项重点任务,制定三年行动方案。
方案有目标,行动有方向。浦口强化区街、部门联动,瞄准环境领域“疑难杂症”,相继开展“净车”“零点”“治违”“净城”“扫街”“治砂”“清桶”“清水”“过境渣土车辆违规运输”等十余项整治行动,渣土偷倒、垃圾乱扔、“僵尸车”占道等乱象有效遏制,居民小区乱扔垃圾、乱设垃圾桶等问题持续改善,全区道路街巷停车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
科技赋能,助力行动提速增效。浦口开发出“精卫系统”等自动报警、抓拍识别功能,为执法人员“非接触性”执法提供信息支撑。搭设街道“城市云脑”,提升大数据中心应急指挥调度和工作协调能力,于老山片区交界处等地安装高清监控63处,同步连接街道大数据中心,让偷倒等问题无处遁形。
数据显示,自行动开展以来至去年12月,全区清理积存垃圾6.5万余吨,清理水系漂浮物5191余吨,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挂40.7万余处;拆除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2808处(212697.54平方米),完成城乡老旧危房消险83栋(90121平方米);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8.1万余起,整治小区287个(问题2.8万个)、各类工地241个,开展宣传活动1304场次,让城乡告别“蓬头垢面”,里子“光鲜”、面子“漂亮”。
管护常态长效,彰显发展本色
城乡环境,三分治、七分管。
在整治过程中,浦口就努力将治理实践提炼固化为长效机制,相继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红黑榜”评价实施办法》《网格化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绿色工地”创建实施方案》、绿化质安监一体化监管、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等一批长效管理办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全链条处置流程不断完善,全区65个行政村将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据统计,全区共制定出台相关管理标准、长效机制等共193个,不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以最严格的监督守护城乡环境整治成果,浦口建立健全了区级工作专班专项督查、各职能部门条线督查、智慧平台线上督查的“三位一体”巡查考核体系。去年还成立了以城管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城管局、公安分局、城建局、房产局、交运局、水务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四清、四拆、四整治”环境整治行动办公室专班,从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开展集中办公,集中多部门力量,推动解决制约全区城乡环境品质提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建立专班日常巡查考核制度,每日编发《城乡环境负面问题督办单》,跟踪落实问题整改,形成问题处置闭环。目前已编发督办单190期,整治各类问题3728个,确保家园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群众共建共享,增进幸福成色
美了城乡环境,乐了浦口百姓。
“墙体增加了文化信息,地面也非常清爽,到了晚上灯光灿烂,我们走在这条小巷,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愉悦。”家住江浦街道故事里的李金保深有感触地说,故事里最早是一条无名巷,后改名“凤凰幼儿园巷”。整治前,外观损坏破旧,比起巷子外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显得“格格不入”。
改变自浦口“四清、四拆、四整治”环境整治行动开始。街巷改造启动后,江浦街道推动公众参与,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同时召开由街道、社区、公众委员代表、居民代表及设计团队在内的协商会,明确居民对街巷改造更新的整体意愿,并在正式施工前及时公示改造方案等。最终,经过不间断施工,故事里焕新归来,两侧展陈着动漫车站、烈士塔地图,以及老物件、老江浦人熟知的家风民俗口头语等多种场景,提升了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永宁街道青山渔村原是一座普通的小渔村。通过“宜居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环境整治行动,青山渔村“变身”滁河水韵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了餐饮民宿、民俗体验、渔民老街和农耕渔趣等业态,吸引大量市民前往体验水美乡村慢时光。“以前道路坑洼不平,茅草齐腰深。环境整治后,村子旧貌换新颜,节假日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周德旺开心地说。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