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分类进万家 追逐新时尚 > 典型案例 >


携手同行 扮靓家园

发表时间:2023-09-22 11:46

8月,全市城管系统积极应对高温酷暑、极端气候等多重考验,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精神,以良好的风貌和优质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安全度夏。

多措并举

有效提升城市市容市貌

为切实做好辖区“废弃汽车”专项整治工作,浦口区江浦街道城管部门按照城市治理网格化全面细致摸排,辖区内139条道路街巷细化为15个“街面网格”。一方面,对长期占用公共空间且无人使用和维护,并对车身遍布灰尘、外观残破、轮胎干瘪、未悬挂号牌等弃用特征明显的废弃汽车进行集中摸底排查登记,建档立册形成问题清单;另一方面,同步延伸宣传触角,通过走访沿街商户,对重点行业发放一封信,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提供问题线索、自觉有序停放,共同维护好市容市貌。截至目前,累计出动网格队员120人次,共计排查“废弃汽车”90辆。

江北新区结合街面治理智慧感知系统推广运用,通过67路视频监控对新马路、浦珠路、新华中路等道路及大型农贸市场、地铁站周边“门前三包”管理情况实时监管,自动抓拍并生成问题菜单,督促落实整改;有序做好临时西瓜摊点撤除工作;组织对沿江、顶山、泰山、大厂的夜市摊点开展检查,重点对超范围经营及门前市容环境秩序问题督促整改。

雨花台区积极做好环卫保障工作。对雨花东路、雨花西路,软件大道,玉兰路等重点道路及盐业路、普德村路等街巷进行班组化拉网式巡回捡拾。对辖区内道路果皮箱、电动保洁车、垃圾桶进行全面清洗。延长晚班作业时间,增加保障力量,保障期间重点对旅游景点、商业中心、南京南站及周边道路定人定岗,巡回捡拾。对果皮箱进行“早、中、晚”三次清掏,保持箱体清洁。严格落实机械化作业规定,重点道路及核心片区每日机扫3次,洒水4次,夜间冲洗1次;抑尘车除早、晚高峰时段外,做到人歇车不歇,不间断作业,确保辖区内环境整洁有序。

强化管控

全面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水平

鼓楼区为进一步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积极组织开展“厨余垃圾,夏日行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结合夏季瓜果厨余垃圾增多的特点,充分发挥“鼓励分”志愿服务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发动志愿者在社区广泛开展入户宣传,给居民普及厨余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讲解厨余垃圾收集、破袋投放注意事项及分类点(站)的除臭、洗手设备使用,提高厨余垃圾分类准确率。通过社区微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分类热情。

栖霞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实干实绩实效提升市民的获得感。栖霞街道五福家园小区南大门处新交付了13间门面房,店铺从装修到营业,相关的证照办理、门头店招、垃圾分类等是商户们眼下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居民“幸福圈”,栖霞街道城管科邀请城管执法中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现场办公,设置咨询台,指导商家“一站式”咨询及办理城管、市场监管和各项许可证等相关业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针对台风、高温等特殊天气,玄武区城管局全方位推进商业性LED电子显示屏安全检查工作。一方面,向全区电子屏经营单位发放《关于高温汛期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工作提醒》,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自查制度,错时开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组织专项检查。8月以来,重点围绕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屏体内部安全情况及消防器材配备完好情况对商业性广告大屏组织9批次不打招呼的现场检查;此外,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联合属地街道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户外广告设施安全运行,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凝心聚力

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为让更多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支持理解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高,高淳区城管局开展“绘分类,靓金陵”童心童画主题墙绘活动,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生、少先队员以及热心市民参与。活动中,垃圾分类志愿者协助美术老师们分发绘图材料,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少先队员在清华大学美术学生的带领下,分四组在淳溪街道石臼湖南路与淳南路十字路口墙面上开始垃圾分类绘画作业,孩子们将垃圾分类工作的处理流程图绘制在墙面上,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内容,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建邺区加强志愿宣传,促进垃圾分类质效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夏季厨余分拣率,美化小区环境,莫愁湖街道组织13个社区垃圾分类负责人、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垃圾分类志愿者等50多人,召开“厨余垃圾,夏日行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布置会,动员社区、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到“厨余垃圾,夏日行动”志愿服务中。为提高宣传成效,街道还制作了5000把含主题内容、垃圾分类小常识的宣传扇子,利用开展“微宣讲”“微宣传”以及通过上门宣传、夜晚纳凉等机会向居民发放宣传扇。

江宁区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其国有企业江护集团进入一体化收运“主战场”,通过配备专业车辆,紧密衔接“前-中-后”三大环节,实现收运“车辆、要求、去向”3个不同。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强力推进收运不规范、车容不整洁专项整治,通过开展“收运贴桶”“驻站检查”等行动,累计“贴桶、拒收”229次,垃圾分类收运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目前,全区日均收集处理厨余垃圾110吨、低价值可回收物30吨、有害垃圾40公斤,同比增长120%、66%、33%。

秦淮区持续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一方面,对环卫垃圾收集电动车辆进行梳理排查统计,建立完善一车一档台账,为下一步车辆整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落实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的清运工作。所有收运车辆标识清晰,做到分类收运,同时增加收运频次,保证收集点垃圾不漫溢,不得抛洒滴漏、乱排渗滤液;此外,安排中转站检查员严查各垃圾中转站卫生情况,全力做好卫生整治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加强环卫作业车辆车容车貌长效管理,做好保洁车辆密闭进站监督管理。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