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宁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01机器狗跳完“踢踏舞”再翻筋斗,人形机器人穿梭于大厅中忙着为观众答疑解惑,光学脑机接口设备展示着神奇“读心术”……8月30日,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场内,嘉宾分享头脑风暴;会场外,“科技长廊”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共同描绘产业“触手可及的未来”。
硬核科技,南京智造闪耀“未来赛道”
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
在南京,这样的产业图景正加速绘就:江北新区汇聚43家细胞和基因技术相关企业,形成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创新体系;江宁区培育20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完整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体系;栖霞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蓬勃,吸引近600家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雨花台区聚力发展虚拟现实等未来数字产业,已集聚睿悦信息、艾迪亚、维赛客等虚拟现实重点企业超30家;浦口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吸引40余家相关企业扎根成长……板块发力、错位发展,构筑起“多维矩阵”。
一批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产品脱颖而出,在此次大会上绽放异彩。
曾在“苏超”担任“志愿者”的“天魁一号”人形机器人,此次也亮相大会。它不仅是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更具备切割、钻孔、打磨、抓取等16项技能,专为复杂、危险的工业环境而生,是安全生产的“门将”。其研发企业——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累计出货超5000台,巡检机器人销量稳居全球第一。
灰白色相间,方方正正,形如一台打印机……南京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FASTASeq S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同样引人瞩目,它实现了我国基因测序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最快仅用2小时完成SE50测序,PE150测序快至6.8小时,两项指标均刷新NGS测序仪的全球速度纪录。
真迈生物东区FAS(技术支持工程师)张磊告诉记者,该测序仪自研自产试剂原料及仪器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显著降低了用户单次开机成本。
隔壁展位,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出的8英寸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晶圆静静陈列,光洁如镜。
作为光通信网络中的“高速通道”,铌酸锂有望支撑起未来AI算力、数据中心、5G/6G通信等底层架构中光通信链路。南智光电市场部客户经理黄伟军介绍,“凭借铌酸锂材料优异的光电效应和低光传输损耗,它能支持更高速率、更高带宽的光电系统,让信号‘跑’得更快、更顺畅。”
集群崛起,南京未来产业茁壮成长
一批未来产业高成长企业正从南京这片创新热土中加速崛起。
大会现场,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发布《2025未来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180家高成长企业名单。《报告》显示,江苏未来产业规模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全省180家高成长未来产业企业中,南京占21席,包括江苏领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明星企业茁壮成长。
与此同时,南京2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通过备案,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领行阡陌”、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的“政和紫金”等大模型产品,共同构筑起南京未来产业新高地。
在终端产品层面,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MB检测试剂盒、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的原子级金属粉、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VS·WORK虚拟空间创作平台等多项创新成果入选江苏省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彰显“南京创造”的硬核实力。
用创新书写未来,以创造锻造产业,何以活力十足、前景广阔?从概念到试验、从转化到应用,产业生态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未来产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
就在几天前,一批在宁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认定,聚焦原子级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零碳负碳、虚拟现实等关键领域,形成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协同的全链条支持体系。面对“卡脖子”难题,可联合攻关;面对技术转化,不乏产业承接;面对技术路线的验证,能够互相联合、反复打磨——南京正在构建一个“敢创新、能转化、善应用”的未来产业雨林生态。
政策护航,南京为“未来”铺设快车道
“先行者优势”与“后入者锁定”特征,让发展未来产业成为一场时不我待的“竞速跑”。
2022年,南京就印发了“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系列行动计划,其中“X”代表未来产业;当年9月,又印发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计划。2023年1月,南京市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发布;当年6月出台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部署了南京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新赛道;2025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未来网络、虚拟现实等6个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主承载区建设,未来产业业务收入增长20%。
发展未来产业也是一场考验耐心的“马拉松”。记者注意到,《报告》对江苏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规模及数量分布进行了梳理,其中,南京基金规模190亿元,基金数量为6支,以“耐心资本”为企业全周期成长注入金融“活水”。
前期敢于投入重金孵化,中期组合政策持续输血,长期营造生态保持活力,这正是南京为下好未来产业这盘大棋所展现出的眼光与决心。
未来已来,唯创新者胜;征途漫漫,唯实干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