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字号分中心落地南京
发布时间:2024-09-21近日,江苏省与教育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首批确定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分别遴选20所左右国内高校参与建设。区域中心将搭建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打造成为产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活力活跃、转化机制畅通、创新生态开放的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
南京作为承载区之一,拥有两个分中心,分别是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和位于江宁区的南京信息通信分中心。
江北新区的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以服务全国高校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转化为目标,将着力推动高校研发成果的转化集聚,解决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难题,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当前,分中心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依托产业优势,围绕精准医疗与产品创新创制、原创新药研发与转化、高端医学装备研发与转化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转移转化。
为做好产业与医疗端对高校研发成果的需求响应,分中心已收集省内外27家高校42名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成果转化经验的专家意见,梳理高校成果转化工作要点,组建跨部门多学科交叉科研服务团队。聚焦新药创新研发,分中心还将对现有技术平台基础和核心资源库进一步补强,为高校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基金投资引导功能,提供科技金融和专业化服务,促进研发成果顺利转化。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信息通信分中心落户江宁区紫金山科技城,总规划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载体18.7万平方米,其中转化平台10.7万平方米,孵化项目承载8万平方米。该中心将坚持“设备最先进、链条最完备、聚集度最高、开放并共享”等原则,开展信息通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综合服务区研发孵化及加速器等方面建设,力争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信息通信成果转化平台。
南京将以建设区域中心为突破口,对接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重大战略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质量供给,形成高校科技创新全面支持产业创新的有效模式,有力支撑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