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省级建议提案
杭海委员:
您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南京市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优良传统,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全面打造健康宜居人居环境,稳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江苏省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坚持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日常工作常态长效管理相结合,统筹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行全市市容环卫责任制,建立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围绕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强化市区街三级网格化巡查机制,开展占道经营集中整治活动,每年开展100条街巷小广告标准化治理工作。
二是探索城市更新试点。2021年11月,南京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我市出台《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明确了城市更新内涵、项目分类、职责分工、实施路径、支持政策。目前,南京共有两批省级、四批市级48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已完成11个项目建设,18个项目正在有序建设,19个项目处于规划调整、意愿征询阶段。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 “改造为民”的理念,全过程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三是巩固卫生城市创建。去年南京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第5次复审,全市召开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动员会,印发工作方案和宣传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并组建8个专业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先后开展7轮督导检查。2023年6月,全国爱卫办评估组对我市暗访评估,得分283.8分,得分率81.1%,高分通过第五次国家卫生城市现场暗访评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前。市政府召开南京市卫生城市创建暨健康南京建设长效管理工作会议,市爱卫会印发《南京市进一步加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完善工作协作、资金保障、督查考核机制。
四是强化健康科普宣传。每年深入开展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等时机,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全市举办较大规模健康科普讲座50余场次,印发健康教育宣传海报14期12万余份。每年进行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2023年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40.92%,位居全省前列。
二、关于“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共缔市民文明公约”的建议
根据文明城市创建“瘦身、减负、少测、低扰、降噪、提质”新要求,“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已不再开展;同时,明确城市的突击性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各类市场集市、不文明行为等整治行动,不再以“迎接文明城市检查”的名义开展。
此外,按照最新版《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已有评价结果将直接计入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因南京已获评国家卫生城市,与环境卫生相关指标均自动达标。后续,我市将继续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文明创建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引导市民群众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文明素养,共同打造南京文明有礼的城市形象。
三、关于“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嵌入环境卫生标识”的建议
我市将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动员优势,统筹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全面推动爱国卫生从偏重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一方面,创新健康科普方式方法。结合有关宣传日,在各类公共场所,张贴有关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健康生活方式、环境卫生宣传海报及标识;同时,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有影响力的品牌作品。
另一方面,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在全市常态开展“弘扬爱卫传统,共建健康南京”健康科普进万家大巡讲活动,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促进和教育,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健康促进医院每月更新健康宣传栏,落实健康科普下基层不少于12次。
四、关于“以精细化管理为要求,完善城市运行机制”建议
在具体实践中,我市始终坚持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运行管理,鼓励各部门先行先试、探索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市城乡建设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对接,全面衔接上位规划、年度城建计划和维护管理计划,督促相关实施主体合理安排建设时序,避免重复进场、反复开挖的问题,最大限度实现“一次开挖,共同改造”。同时,督促实施单位加强建设工地规范管理,强化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扬尘、噪音、施工等对居民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的影响。
市城管部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门前三包”制度,积极推进“门前三包”自治联盟建设和运行,全面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宣传引导、责任书签订和履职督导工作。围绕城乡接合部、城市周边地区、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整治行动,逐步改善地区环境卫生。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城市垃圾收集运输管理。加大对流动商贩和夜市、鬼市的治理力度,保持城市良好环境卫生。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部门通过开展老旧小区体检,针对消防设施、房屋建筑、环境绿化等重点方面,进一步摸清老旧小区“健康”状况,建立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库,合理确定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明确老旧小区改造必须规划先行,精心实施基础设施改造,统筹对接养老、文化、教育、卫生、托育、体育、环卫等各方面,确保同步推进实施,改造一步到位,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市委社会工作部门全面加强社区协商议事,持续完善协
商议事规则规范,将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空间更新、小区环境改造等领域纳入基层协商范围,引导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发社区治理内在活力。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