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省级建议提案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008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利用网络效应提升南京市旅游吸引力)
    发布时间:2024-06-30 00:00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林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网络效应提升南京市旅游吸引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旅游火爆出圈、网红效应明显,相关景点热度位居全国前列,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这些现象的背后,既因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游资源,又得益于举办的各类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文商旅体”等主题活动,以及持续不断的多圈层多维度地宣传推广。围绕代表的建议,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关于加强对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我市坚持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市场为导向,围绕南京地区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整合“赏梅花、观花灯、探馆藏、登城墙、闻钟声、泡温泉”等特色活动,串联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江苏园博园、南京城墙博物馆等精华景区,包装推出南京冬春季旅游线路产品。针对暑期市场,我们组织一系列生态、研学、夜游、展览、演出等文旅消费活动,推出文博之夏、欢乐之夏等产品。南京秋天的美最值得打卡,应景推出“秋游南京Citywalk”—美景之旅、艺文之行和舌尖之味。

    同时,我们侧重年轻人的喜爱需求,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夜之金陵”品牌,时尚街巷、艺术Mall、戏剧展演、夜间消费等特色消费场景超1000个。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外地来宁旅游40岁以下占比约45.75%。

    二、关于加强对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提高南京的网络曝光度和口碑

    一方面,开展全媒体矩阵宣传,持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从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高度,用好“世界文学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等城市名片,挖掘介绍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加强与小红书、微博、抖音、马蜂窝等平台合作,集中策划开展主题产品宣推,实施形象宣传+产品线路落地的网络立体化整合营销。打造《我在南京》《发现南京》《古都新事》等特色栏目,策划推出图文、视频、海报等系列新媒体产品和网络主题活动,采取故事化讲述、可视化呈现、互动式引导记录等方式,从诸多维度将网友印象塑造成城市良好形象的具象。推出“南京文学Citywalk”等小众视角下的城市打卡点、“南京365行”“老外的朋友圈”等正能量人物故事,打造一批热门话题、置顶跟帖,实现网络话题多圈层传播。开展“口碑营销”,邀请知名作家、旅游达人、媒体达人等来宁实地体验分享,以名人“朋友圈”效应传播南京故事、传递南京温度。

    另一方面,用好管好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打造城市IP。依托“南京文旅”、南京各景区景点公众号、南京文旅海外友城官网及其YouTube、Facebook、Twitter、Zoom等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传播南京市城市风光、精彩赛事、旅游资源、营商环境、美食系列宣传视频,展现南京山水城林之美、历史人文底蕴之美、城市气质温润之美、科技创新精神之美。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各类话题和合集,围绕南京特色文化及旅游产品,邀请广大网友参与线上话题互动和线下打卡体验,挖掘南京的美、宣传南京的好,借助话题流量打造城市名片、城市IP,推动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热点层层递进。依托网络新闻例会、网络文化协会等机制平台,南京发布政务新媒体矩阵常态化联动各级网络媒体、商业网站平台以及文旅类新媒体专委会网络达人等,合力策划推出网络精品、打造热点议题话题、开展网络主题活动,以融合传播机制放大正面宣传效应。结合文旅经济数据和网民关注热点,以理论文字专栏和创意漫评等方式,在“江钟秦”“成贤街语”“周末漫语”栏目适时推出评论和解读文章,发掘南京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更丰富和多层次意义,营造各方支持南京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三、关于加强对网红人物和网红机构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南京的网络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

    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特点,积极引进培养网红人物和网红机构,持续创作传播南京,不断扩大我市网红人物“朋友圈”。制定《网络名人团结引领工作方案》,梳理日常联系较多的网络名人达400余位,覆盖旅游消费、历史文化等多领域,明确其中130余位为重点对象。设计推出“发现南京”新媒体行等多载体,邀请网络名人开展采风调研,让日常积累的好感度转化为推介南京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工作的配合度。

    同时,我市将服务下沉到网红机构,实施“与宁e起兴业”互联网行业党建引领助发展计划,在机构运营、社会履责、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网红人物解决在办公场所、直播场地借用、人才资源对接、教育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对全市主播经济进行调研,赴合肥等城市实地考察,邀请全市重点MCN机构、电商企业、直播基地负责人代表等开展座谈交流,分析我市主播经济在政策、市场、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促进和规范“网红经济”等方面的经验举措,形成《全市主播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发挥好网络传播效应,围绕南京城市整体形象宣传、特色商文旅体产品供给、主题活动策划宣传、新媒体运用管理、网红机构和网红人员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南京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力争推动南京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