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戴福书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基础教育中自然科普领域专业化、规模化、亲历化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南京市环境教育促进办法》,与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南京各类生态资源的教育引领作用,引导全市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探索生态科普教育项目
自2022年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启动“生态向学,绿动南京”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策划生态文明进校园课程制作项目,围绕生态文明素养、“碳达峰”“碳中和”、长江大保护、生物多样性四大主题,探索研发生态文明进校园课程,先后制作10部生态文明素养课程,推广10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优秀课程。市科技局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以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绩效评估为抓手,将科普基地服务能力、开展特色科普项目等内容列入年度绩效评估内容,引导基地加大开放力度,提升科普传播质效。
(二)融入中小学“双减”课后服务
2023年,市教育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完成“生态向学 绿动南京”系列课后服务课程推荐,通过“南京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资源管理平台”组建生态文明教育公益讲师团队,分别开展第三、四批公益优质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课程,累计为11所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校园公益行活动,覆盖学生千余名。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志愿者,通过内容讲述、互动体验和情景模拟等形式,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科普讲座,提供生态文明教育公益服务10场。如:千百园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走进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通过比对识别卡和“生态前线”小程序识别昆虫物种。
(三)强化生态文明师资队伍建设
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省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培训班、“中国少年儿童生态意识教育”示范课进校园、省绿色学校现场观摩交流活动等能力建设培训。开展“以美丽南京我的家 保护生态靠大家”为主题的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生态环境教育项目评选,评选出44个优秀环保主题班会。小行幼儿园园长赵孟清获评南京市第二届“生态环保标兵”“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
二、充分发挥基地的“第二课堂”作用
(一)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自2019年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共同开展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选活动。截至2023年,共推选出南京中山植物园等34家单位为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选出玄武湖景区等10家基地为优秀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其中钱家渡成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开发了基地通识课程,出版“生态名片系列丛书”和《自然笔记作品集》;指导推荐基地特色课程融入南京市中小学“双减”课后服务;开展基地优秀课程评选,推选《污水是怎样处理的系列课程》等10个课程为优秀课程,进一步提升基地“软实力”。
(二)认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自2019年起,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文旅局等8部门,共同认定五批152家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阵地。目前,第六批基地正在评审中,预计新认定30家左右。研学基地涵盖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等农业生态类基地。2021年以来,市教育局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目前已评出四批共400个优秀课程,包括《行走的课堂更精彩》《大自然的启示》《探秘智慧农业 体验绿色科技》《“种”劳动之乐 创劳动之美》《一日小农匠》等农业生态类获奖课程。部分优秀课程已汇编成册,推介至全市学校和研学基地。
(三)打造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市科技局积极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的科普培育示范基地,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近年来,认定的南京金农汇生态农业、金陵小学“生态科技体验园”、南门农艺园自然与农业生态、华昌龙之谷、南京青花瓷、南京承创织绣、约童青少儿科技创客等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深受好评。截至目前,市级科普基地共209家,其中14家为国家级科普基地,80家为省级科普基地。25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内的科普基地。
三、充分发挥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培养生态文明公约小小宣讲员
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南京市生态文明公约》。2023年暑期,开展了四期《南京市生态文明公约》百名小小宣传员培养计划,围绕绿色出行、低碳节能、垃圾分类、生态文明等主题,采用科普展览、沉浸体验、互动游戏、主题参观等方式,让少年儿童关注和了解《公约》,形成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公民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二)打造“自然小课堂”全国生态公益品牌
2023年,方兴小学在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与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等机构共同开启“生态向学 自然小课堂”活动。9月-11月,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妇儿工委的指导下,开展了“生态向学 绿动南京——1米高度看城市”活动,吸引了来自南京市近百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的1600多名孩子参与。
(三)开展“环保小局长”活动
市教育局与市生态环境局、市台办连续8年开展“环保小局长”活动,吸引了全市121所小学参加,开展了近百项环保小课题研究,培养了363名“环保小局长”。该活动已成为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品牌活动,于2022年被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评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十佳公众参与案例”,为“六五”献礼的环保小局长舞台剧《最美的交响曲》获评生态环境部“我是生态讲解员”活动优秀剧本。2023年,“环保小局长”们在老山中华虎凤蝶博物馆对南京地区的中华虎凤蝶种群进行大规模同步调查;5.22生物多样性日期间,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组织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等13所学校开展校园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在“六五”环境日当天,组织开展“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监测采样活动,学生作品获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发明创新类一等奖;“小学生自然笔记”被生态环境部认定为优秀宣传作品;青少年环保创新活动“美境行动”“蔷薇花信”等获省级表彰。
2024年,市教育局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行动计划(2024-2025年)》,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部署。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主动推动自然科普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基地建设和师资建设,打造特色项目和品牌活动,助力全市青少年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教育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