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孙晓佳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夯实产业基础,聚焦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江苏纺织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深化为企服务,加速智改数转网联。制定《南京市“十四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市工信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等部门,成立纺织服装产业链服务专班,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协调统筹服装设计、品牌运营、贸易流通等关键环节,加快传统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常态化跟踪服务重点企业,2023年以来围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研发设计,组织企业参加婚纱产业链专题对接、创意设计赋能服装家纺产业链、车用纺织品供需对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宣讲等活动,组织企业申报工信部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推荐上报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典型案例3个,引导企业拓宽产业场景,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今年1-6月,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15.3%。充分发挥我市在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础优势,立足“绿色+数字”融合路径,赋能纺织行业智改数转网联,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纺织行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行狐集团、圣迪奥、卡思迪莱、华瑞集团等企业在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AI辅助设计、机器人生产、智能仓储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并已取得良好成效。
二、培育纺织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创新平台技术赋能。积极组织行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市区联动强化政策支持,对获得认定的江苏卡思迪莱服饰有限公司、南京百纳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促进企业加强科技投入,提升纺织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产品、服装设计科技创新水平,生产出高品质、多功能、绿色健康的高附加值的纺织服装产品。持续开展市级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推荐申报工作,逐步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发挥纺织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国内大学与科研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开展纤维材料、纺织智能制造、先进纺织制品的技术、工艺、设备与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实施纺织行业科技交流、高端人才培养和技术咨询与培训,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技术赋能。截至2023年,我市共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55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704家,十年间增幅超10倍。
三、抓住品牌加速国际化发展机遇,不断扩大纺织行业品牌际影响力。制定出台《南京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计划(2023—2025年)》,统筹指导各板块因地制宜打造资源互补、错位发力的11个产业园,梯次配备23个各类主题的中小型孵化基地,依托园区集聚优势推动跨境电商实现快速发展。在省商务厅确定的线下重点国际货物贸易展会项目的基础上,增选30个重点展会项目制定市级贸易促进计划,扎实落实机票、展位费等扶持政策,鼓励南京企业赴境外参展。依托纺织行业龙头外贸企业,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助力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建设,差异化精准对接全球主要创新国家和地区,加速纺织产品和服装品牌“走出去”。做好第135届广交会等重点展会组织及跟踪服务,组织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商务洽谈、业务交流等活动。协调中信保优化出口信保政策,扩大出口信保统保覆盖面,持续实施中小企业平台统保全额补助与短期货物险补贴政策,对平台统保参保企业实行滚动淘汰制,吸引更多新企业参保。支持企业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探索纺织行业“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模式,打造“走出去”标志性“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企业赴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投资设立贸易公司和生产工厂,积极开拓中东北非市场。组织举办“南京企业走出去”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介绍重点国家的营商环境、产业特点、税收规划等,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境外投资环境。
四、打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股权投资供给。突出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出台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12条,制定印发《关于促进南京市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宁科贷”增量补贴、风险代偿实施细则(试行)》《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实施办法》,丰富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政策体系。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以及南京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为全市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组建10亿元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助力企业降低转贷成本、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持纺织企业股权融资和上市,打造南京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和金鱼嘴每日路演平台,解决企业和投资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企业融资;建立拟上市企业库,制定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体系,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企业上市服务专员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交易所的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纺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五、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纺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战略,制定行业减碳目标,降低能源消耗和水污染,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和园区加强电、汽、热、水管理和供应,实施集约化的处理、排放、循环回用。推广使用节能减污技术装备,围绕纺织智能制造与装备等进行创新,提升全产业链装备智能制造水平。结合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快绿色回收模式和利用方式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废旧纺织品规模化、高值化循环利用。鼓励纺织企业推行绿色设计,使用绿色纤维,提高纺织品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性,确保原材料来源可持续、环保,并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机制,建立绿色供应链系统,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纺织行业实施ESG战略,开展产品碳足迹,强化企业碳资产管理,积极应对国际绿色经贸规则,增强纺织产品的竞争力。
我们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精神,深化纺织产业重点企业培育,持续推动纺织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协同推进重点企业设备更新,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深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培育外贸新动能,优化信贷融资服务、完善股权投资政策、优化融资增信策略,为加快培育纺织产业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南京纺织行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