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市工商联: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自主工业软件应用,加快软件开源生态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工业软件、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一)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2010年,南京被授予国内首个“中国软件名城”。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入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五。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智慧物流、智慧出行等新型平台软件优势突出。拥有相关从业人员约85万人、重点涉软企业3500余家,中国(南京)软件谷等7个省级以上重点软件园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全市高校43个一流学科中有7个与软件相关,软件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约20万人。
(二)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情况
2023年,我市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32.3亿元,占全省比重40%以上。一是重点企业方面。拥有工业软件重点培育企业154家,入选我市“智改数转”工业软件提供商19家,涵盖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运营维护等各环节,并在航空航天、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钢铁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二是代表产品方面。我市在设计、仿真、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以及工业操作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业控制系统软件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始创新与协同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家关键软件技术空缺。拥有中国工业软件优秀产品2件,入选江苏省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推广名单46件。三是政策环境方面。今年,南京市已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软件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关键工业软件产品体系”等八项重点任务。南京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举办工业软件供需大会。2024南京软件大会于6月24日—26日成功举办,同期举办工业软件供需大会,营造工业软件发展良好氛围,持续助力知名软件企业落户我市。
(三)开源生态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拥有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黄金捐赠人1家(润和软件)、白银捐赠人2家(诚迈科技、多伦科技);基金会孵化器项目2个、孵化筹备期项目1个;开源商业化企业10家;在基金会下牵头组建的开源社区2个,贡献者数量827个。
一是企业开源实践方面。华为、中软国际、润和软件、诚迈科技、软通动力等一批企业积极投入开源鸿蒙、开源欧拉建设。润和软件“开源大师兄”已为中小学生提供图形化、Python代码编程学习场景。鹏云网络的鹏云ZettaStor分布式块存储系统软件可提供快速、低成本构建开发测试环境乃至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的存储基础架构。二是开源人才培养方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均为开放原子“校源行”意向签约高校,南京理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成立开放原子开源社团,并形成若干开源实践典型案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20-2024年连续五届开源之夏活动,成为近四年高等学校开源第一品牌。三是开源软件平台方面。中科院软件所在南京建设开源软件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源图”,是国内首个开源软件采集存储、开发测试、集成发布、运维升级一体化设施,已形成安全性分析、合规性分析、可维护性分析、供应链推荐、SBOM+、跨生态软件分析等8大核心功能,在操作系统漏洞感知、开源合规性分析、开源生态“投毒”检测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主要工作举措
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工业软件和开源生态建设工作,针对工业软件和软件开源生态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重点采取以下工作举措:
(一)工业软件发展工作举措
一是坚持应用牵引,建立“工业+软件”联合攻关机制。重点面向我市钢铁、电子、石化、装备、汽车、航空等领域制造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需求,广泛征集工业软件应用场景需求清单。今年以来发布应用场景需求17项,先后组织航空工业软件供需对接活动、工业软件创新生态对接活动等。引导供需双向发力,建立联合攻关机制,重点支持一批通过“工业+软件”联合攻关机制实施的高端工业软件研发产业化项目。
二是推进平台建设,构筑自主工业软件生态闭环。聚焦工业软件协同攻关、集成验证和推广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快布局南京市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工业软件集成验证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争取承担国家航空工业软件关键攻关任务,争创国家级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推动形成“需求牵引—协同攻关—适配验证—推广应用”的自主工业软件生态闭环。推动平台基于自身在数据模型、基础资源库、工业内核引擎、工业智能组件等方面的底层技术框架,针对我市重点行业需求开展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工程化研发、行业解决方案开发等工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软件技术发展,支持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快落地建设,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搭建。
三是推动应用推广,打造关键工业软件产品体系。深耕重点领域、围绕重点行业形成关键工业软件产品体系,优先入选《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和首版次软件产品目录。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发布《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2024年版)》,11个工业软件产品入列推荐目录,涉及首版次软件产品5个、其他类软件产品6个。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优化南京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评价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实施新一轮南京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评价工作。对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内首创的首版次软件和工业软件优秀产品,按合同销售额给予梯度奖励。
(二)开源体系建设工作举措
近期召开的开源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明确,要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推进我国开源体系建设,工信部统筹推进开源基金会、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建设工作;地方因地制宜在开源项目培育、社区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发力。省工信厅正在牵头制定我省开源体系建设专项文件,南京将积极制定市级推进落实文件,重点在以下方面推进落实:
一是推动开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开源软件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和行业应用,为国家开源供应链安全标准制定和风险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支持企业、科研院校、第三方服务机构依托园区共建开源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开源项目孵化、应用推广、文化普及、人才培养、应用治理等公共服务。支持商业企业在我市建设开源软件代码中心仓等公共平台,支持中软国际—华为云创新中心提供更多自主开源工具和应用。
二是积极培育开源项目与企业。依托华为、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润和软件、诚迈科技、中科创达等重点开源企业,培育一批本土明星开源项目、开源商业化企业和开源社区。对接国际、国内主流开源组织优质资源,支持一批明星开源项目在我市培育孵化和商业化推广。支持重点领域开源软件应用试点,重点围绕鸿蒙、欧拉等重点开源项目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和试点示范项目。支持我市开源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开源项目白名单。
三是加快完善开源组织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开源组织在南京设立分支机构。发挥南京市开源产业联盟作用,持续壮大开源产业生态朋友圈,常态化组织开源生态活动。支持南京软件谷、江北新区研创园、未来科技城等园区将开源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动开源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开源企业设立专职开源办公室。
四是加强开源人才培养和文化普及。支持开源信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统筹高校、企业师资人才资源,探索开展开源人才培养工作。将开源纳入课程体系,强化开源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支持开发者、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学生参与开源贡献。支持举办“开源校园行”紫金行动,鼓励企业积极对接开放原子“校源行”活动、中科院软件所“开源之夏”活动,持续举办开源人才训练营、公开课、技术沙龙、项目赛事、项目实习等特色活动,探索打造开源文化节活动,增强开源文化认同与参与度。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