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13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后期管理,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5 17:42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张洪云等委员: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后期管理,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后期管理,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2023655个涉农村(社区)总收入54.34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27.49亿元,村均419.71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占比约80%,达10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26个;人均分红和福利403.44元,10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入选2023年江苏省“百强社”。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1、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持之以恒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出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计划,深化支部+电商”“支部+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增强村集体产业振兴能力。印发《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增一减双提升行动方案》,开展强村带弱村”“百家商会兴百村”“百名人才助百村等系列活动,依托草莓、蓝莓、旅游等产业链党建联盟,助力村集体抱团发展。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0万元,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200万元的村占比达70%以上,集体经营性收入1000万以上的村总数达40的目标任务

    2、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资源经济。深入挖掘农村集体资源的经济、生态、旅游、文化等多元价值,依法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土地资源,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色经济。一是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让同类土地资源集中集聚增效,流量指标促进实现规划发展意图,补充耕地指标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占用,耕地相对集中布局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保护成效。二是分类保障建设用地,让农村土地资产优化显化增值。溧水区、高淳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共成交26宗,土地面积约21.4公顷,总成交额1.69亿元。鼓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非试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联营方式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地。盘活存量用地,增加供地来源。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康养等农村产业。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主开发符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的旧村用地,允许市场主体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再开发。

    3突出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文旅品牌。一是保护好、研究好、解读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江宁古猿人洞、浦口区西梗莲乡、六合区桂子山等文物古迹、传统村落、自然风光。持续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旅产品,推动创意设计、演出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深入挖掘和阐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好浦口茶山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时代价值,凝聚人心、淳化民风。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结合,进行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不断推广乡村优秀文化,以文化引领助推产业发展。三是发掘红色文化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推动乡风文明、发展特色旅游等相结合,推进跃进、李巷、竹墩、横山等4个全国红色村试点建设,抓好三浦战役、红色堡垒西舍村等红色阵地的史料展陈、阵地宣传、文艺作品创作、项目策划包装,用富有仪式感的活动感染和教育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四是打造特色研学产品。以农业科技、农事体验、生态科普、乡村文化为核心,指导行业策划设计乡村主题的亲子研学旅游产品,精彩地讲好南京乡村故事,不断扩大“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的品牌效应。黄龙岘茶文化村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4、加强村民参与,拓宽基层治理广度。一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智汇三农”人才专项工程,每年重点培育高素质农民8000人次、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600人次。打造3类5家“金陵民宿讲堂”培训基地,全年培训乡村民宿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近300人次。持续推进“头雁种苗”培育行动,累计培育300名集体经济发展引领型人才,涌现出徐善金、高澜瑄、陆超平等一批农创客创业典型。二是倾力打造品牌赛事。坚持以赛聚才、以赛赋能、以赛促创,深入推进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遴选资助,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业。核拨渔管家、滇云蜜语、纤果园农产品网销、蟹逅生态文旅、薄荷之夏、秸秆净水、农业智能管理机的研发及其产业化、深海养殖智慧云服务平台、数字化赋能新农人、莓一天大学生直播助农等涉农项目资金共计300多万元。三是拓展公共就业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举办“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在涉农村社就近、就地提供求职招聘、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2023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40场,发布岗位信息18.76万个,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就业1.44万人,其中农民工0.48万人;建成45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个省市区共建示范性零工市场、6个区级零工市场,日均提供就业信息超3000条,开展人社惠民政策宣传500余次,高频次开展小而专招聘活动150余场次,累计服务10.8万人次,满足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需求。

    5、探索机制创新,助力集体经济发展。一是探索抱团发展机制。支持村集体之间通过入股联合、项目开发、委托经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抱团”发展。鼓励成立镇级联合发展平台,统筹辖区内集体资产、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统一经营管理,形成的产权及收益明晰到各村集体。江宁区8个街道以其13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股东,分别组建街道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在此基础上成立南京市江宁区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江宁区城乡融合共富产业园。二是优化村企共建机制。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强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国有资本下乡,引导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浦口区江浦街道国资公司和白马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注资、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注册组建南京不老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南京特色山水民宿集群和省内最大山地房车营地,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350万元左右。金浦投资控股集团投资的文化旅游和康养、生猪养殖、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等三个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五星控股集团旗下企业汇通达致力于农村数字化O2O服务,围绕乡镇夫妻店提供“5+赋能”和“5帮富农”服务项目,触达消费端改善农村商业形态。

    下一步,全市将持续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增一减双提升行动方案,切实推动各类组织资源、人才资源、要素资源在乡村振兴一线集聚,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发展、内部治理、服务成员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