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民盟南京市委: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推进蔬菜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一)提案提出问题的工作推进情况
1、关于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低和质效有待提升。近年来,我市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累计培育蔬菜园艺产业化联合体38家,占全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52%,辐射带动农户超过5万户。成立南京蔬菜产业联盟,联盟广搭平台,组织“最好吃番茄大赛”“青菜品鉴大会”“蔬菜专场产销对接会”等活动,累计带动100多个蔬菜生产主体引进“四新”、畅通销售渠道。以市场为引领,以项目带动,蔬菜园艺基地向规模化发展,打造集中连片生产基地,江宁谷里2万亩设施蔬菜、浦口永宁1万亩设施叶菜、栖霞八卦洲2万亩设施芦蒿、高淳砖墙千亩莲藕、六合马鞍千亩水芹等均形成设施面积可观、独具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新建成了溧水晶桥1500亩有机设施蔬菜基地、高淳桠溪330亩高品质设施番茄示范基地,带动形成特色产业。已培育市级以上蔬菜产业龙头企业22家,培育产值超过5000万的生产或加工主体8个,蔬菜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有14家,超亿元的3家。
2、关于冷链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措施,建立自然资源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宁规划资源规〔2022〕1号),并附《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工作实施细则》,要求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从项目类型、用地布局、要素保障、用地方式、动态监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按照相关规定,冷链物流项目用地可通过现有建设用地指标或处置存量土地产生的指标予以保障。2020年以来,全市入库三产融合用地项目4批276个,用地面积达2200余亩。南京市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举措开江苏省先河、走在全国前列。
(二)冷链物流工作推进情况
1、关于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2021年,按照部省关于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部署和要求,我市围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新建冷链项目5个,冷库6个,新增库容1760立方米,总投资154万。自2022年7月,溧水区入选全国2022年度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后,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围绕“五莓”、精品蔬菜等主导农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预冷、清选、分级、包装、冷藏等设施设备,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共75家主体建设冷藏保鲜设施设备,新建冷库198个,新增库容7.96万立方米,配套建成区级农产品集配中心1个,2000平方米,总投资5220万元。2023年度安排市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专项资金500万,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以南京本地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发展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车辆等。总计建设25个项目,新增库容1.06万立方米,新建冷库33个,购置冷藏车12辆,其中涉及蔬菜园艺类冷链项目19个。另外,开展现代蔬菜园艺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化菜地建设,以项目带动冷库建设(100立方米以上)给予定额补助10万元,2023年新增冷链物流项目19个。
2、关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冷链物流建设。市商务局将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列入我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工作重点支持方向,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作。支持江宁区众彩市场配置标准化冷链集装箱,提升蔬菜水果品质、减少损耗。开展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与电商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要素集聚、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新型电商园区。指导高淳固城湖螃蟹产业集聚区、溧水幸庄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先后入选江苏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市供销社围绕系统内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实际需求,针对农产品流通中保存期短、丰收季产销失衡等情况,力所能及的在市级农村供销合作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对区供销社推荐的带动能力强或对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作用明显的实施主体进行适当的奖补,带动当地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先后对溧水无想田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产品贮藏保鲜冷库、中亮有机蔬果食品有限公司鲜果冷链、田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保鲜库等冷链仓储项目进行扶持。还主动加强与邮政、顺丰等物流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实施“供销直通车”物流新模式,通过聚合订单、整体议价的形式,利用大型物流企业冷链物流车辆等资源,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服务农产品流通。
二、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贵单位相关工作建议,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助力蔬菜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培优培强主体,完善区域生产布局,持续打造“一村一品”,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蔬菜龙头企业、合作联社等带动能力强的主体。以效能为核心,探索蔬菜园艺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例如:“1+N+X”服务模式,一个核心成员、N个经营主体、多项功能布局,包括新型农技示范中心、农资配送中心。“镇/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经营主体”模式,镇/村集体开展部分社会化服务,同时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入驻,吸纳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为会员,会员以优惠价格享受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站式”社会化服务。联盟组织服务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家庭农场主办、企业参与、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式,以共同章程为基础,引入金融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副理事长单位,聚焦经营主体发展难点痛点问题,提供多领域综合服务。其他模式还包括主体拖链服务模式,开展托管。主体集聚户主模式,实现经营主体服务共享抱团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信用)管理平台作用,通过整合生产、加工、营销、科研等各类环节资源要素,形成相促共进、一体发展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产业链。
2、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围绕“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链式发展,提增效益强化融合。加强产业化发展配套,减少鲜食蔬菜损耗,以项目的带动构建覆盖蔬菜主产区和特色优势产区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配置净菜初加工、鲜切、包装设备,推行净菜上市,提高产品商品化、标准化程度。继续安排市级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围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以补短板、减损失、提品质、增效益为主攻方向,聚焦本地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通风贮藏库、预冷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发展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车辆设备等。强化项目配套支持,标准化菜地项目继续以定额补助形式支持配套冷库建设。鼓励推广移动冷库、共享预冷、蓄冷式集装箱等设施设备。
3、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与科研院校、农业企业合作,解决保鲜技术、专用设备等问题,提升产地商品化处理、贮藏、配送等作业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叶菜冷链发展,建立以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引领的叶菜贮藏保鲜技术示范点,示范冷库预冷和自发气调包装保鲜技术,延长贮藏期,减少叶菜在采收、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溧水区依托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推进试点县建设契机,整合全区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资源,打造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信息化平台,实现产地冷库业务全穿透、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风险全管控、服务全集成,打造全区冷链信息“一张图”、冷链预警“一张图”、冷链资源“一张图”,有效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鼓励在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中加大智能传感、射频识别、无线传输等设备的应用力度,推动冷链设施要素数据化、可视化,实现各作业环节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提供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运行信息和交易信息,加强信息整理、分析和发布。
4、推进产业品牌化发展
持续推进“食礼秦淮”公用品牌服务平台、“金陵味稻”大米等市级公用品牌与“茉莉六合”蔬菜、“固城湖螃蟹”等区级公用品牌统筹协调发展,完善运营机制,促进农产品品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品牌保护与授权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不断扩大品牌授权规模,增强品牌基地联动效应。通过市场端发力,推动“生产+仓储+销售”的经营模式向纵深发展,形成线上线下团购、订单生产配送、直营门店等多种销售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损耗。组织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万家”活动,拉近供需双方距离,拓宽南京本地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渠道。市商务局联合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借助线上地方特色馆,助推农产品多渠道销售。持续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与电商平台产销对接活动,继续举办“数商兴农”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直播电商节农产品对接会、抖音超市选品对接会等市级产销对接活动。
5、加快引资引智工作
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吸引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落户南京,带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吸引院士团队、科研机构等扎根南京本地特色产业,形成深度合作、互惠共赢良好局面。继续举办“科金兴农服务日”活动,促进科技、金融支撑,推进服务清单对接。持续举办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积极为返乡下乡在乡人员搭建平台,通过资金奖励、低息信贷支持等方式,支持优秀有潜力的项目进一步提档升级。市人社局进一步完善农村青年创业政策体系,给予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多项政策补贴。农村创业青年大学生可按规定享受创业项目资助、创业成功奖励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推进乡土人才建设,持续加大对南京优秀乡土人才和传承示范基地、工作室的扶持力度,搭建乡土人才传承平台,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组织乡土人才技能大赛,更好地把乡土人才资源转化成乡村发展新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6、统筹全要素服务保障
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加强跟踪服务,每年预留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专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确保农村村民住宅及附属设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需求全额保障。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地入股联营参与项目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力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乡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以持续推进乡村产业项目供地手续的办理。在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备案中,加强对与冷链物流生产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附属配套设施用地的引导保障。鼓励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产地型冷库。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优先盘活闲置用房、废弃厂房,入市试点地区可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取得仓储用地建设各类冷库,非试点地区可通过入股联营或集体自办企业方式申请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用冷库。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