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55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乏力和“回潮”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4 15:48 来源:市城市管理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芮咏梅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乏力和回潮问题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1.做好宣传引导。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在全市主次干道、户外大屏、10条地铁线广告屏、南京电视台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和电子海报,每月召开市、区垃圾分类全媒体新闻发布会,保持全覆盖、多渠道、高频次宣传力度。从2023年8月份开始,市城管局和南京电视台联办的《城管行》电视节目,开辟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暗访节目专栏,对于环境脏乱差、亭房外放桶、规范化桶点不达标、收运不及时等情况予以曝光,要求小区物业公司做好整改,并对结果进行通报。二是多渠道宣传推广。连续三年开展“万人跟着垃圾趣旅行”、垃圾分类家庭赛、辩论赛、新媒体产品赛、垃圾分类进万家直播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社区和广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打造垃圾分类宣教基地20个。通过物业行业平台发布倡议,鼓励物业服务企业采取海报、电子屏、宣传栏和其他电子信息化手段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三是探索便民回收服务。因地制宜设置流动回收点、智能回收箱点、自助交投袋点、物业代收点、多功能复合回收点。推出“洁小宝”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工具,居民可以预约下单、账户提现,让居民在垃圾分类中获得更多获得感,提高居民参与度。

    2.开展执法监督。一是加大对垃圾分类违法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力度,2023年办结垃圾分类案件18429起。二是对问题小区开展执法,根据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管理失责单位名单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未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管理责任的单位进行责令整改或处罚。三是实施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制度,组织社会监督员开展日常监督和集中监督。

    3.增强共治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共同缔造”活动,组织社区从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入手,通过共谋治理方案、共建志愿服务、共管分类质量、共评红榜灰榜、共享环境改善,推动解决垃圾分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评选共同缔造活动优秀案例,加强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部门联动。制定各年度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细化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跟踪工作进展。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共机构、公共场所和经营区域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编发情况通报。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总量控制计划等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推动各行业领域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

    1.加强宣传动员。一是强化媒体传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融合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等各类新媒体移动平台,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利用数字化、可视化、沉浸式宣传手段,策划一批通俗易懂、生动鲜明的短视频、新闻报道、公益类海报等媒体产品,利用视频号推出系列宣传视频,提升线上宣传效果。二是组织社区和广场活动。突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六五环境日”“环卫工人日”(“城管开放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四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提升居民分类素养,培养居民良好分类习惯。三是举办系列大赛。举办垃圾分类主题辩论赛、志愿者广场舞大赛、家庭PK赛、新媒体产品赛、分类达人说演讲比赛、垃圾分类讲师宣讲比赛。四是推进省台合作新栏目。在省电视台零距离栏目开通《小露说分类》节目,重点聚焦居民小区,展示垃圾分类工作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树立优良典范,提高公众参与度。五是组织观摩体验。持续开展“跟着垃圾趣旅行”活动,让更多市民参观体验垃圾分类处理全流程。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巡回宣传活动,组织网友代表参观体验垃圾分类工作,协助做好网上宣传引导。是探索建立实名账户支持资源回收企业建立可回收物回收信息平台,开设居民账户,实现居民发单,回收企业接单,为居民提供自助交投、预约回收、提现、积分、抵扣物业费、停车管理费等服务。

    2.强化执法曝光。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总结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针对性开展系统执法培训。在垃圾分类常态化专项执法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执法整治行动,更加注重发挥执法检查的宣传警示作用,以点带面查处垃圾分类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各行业“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二是加强综合治理。研究制定物业企业劝阻住户垃圾投放违规行为的登记和报告制度。

    3.增强居民共治。一是召开垃圾分类座谈会,邀请居民、社会单位等,广泛听取了解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形成下一步工作措施。二是加强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驻区单位、居民、志愿者多元一体治理格局。是化解居民投诉,整理分析垃圾分类相关投诉内容,了解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痛点和难点,有的放矢推进问题解决,提升居民的日常体验。

    4.加强协调联动。推动新修订的《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落地,将垃圾分类纳入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推动物业落实垃圾分类责任,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进一步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分类”要求,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

    5.完善监督考核。一是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与省、市电视台合作,在零距离栏目开辟“小露说分类”专题节目,继续开展《城管行》电视节目,聚焦垃圾分类,发挥媒体力量,展示垃圾分类工作现状,分析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普及分类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度。二是发挥人大政协监督作用。紧盯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和长效制度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将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垃圾分类优质小区、优质单位、先进个人和典型案例的榜样示范力量,进一步调动街道、社区积极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工作的关心、 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