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民盟南京市委: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总体情况
自2018年获批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我市通过建设集聚载体、引育市场主体、打造服务矩阵、厚植生态体系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全市打造了11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其中4个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梯次配备了19个市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超过5000家中小外贸企业通过阿里国际站、中国制造网、亚马逊等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了5个省级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和4个省级公共海外仓。涌现出苏纺集团、焦点科技、擎天软件、未迟数字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纺织服装四大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带。2023年,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省占比约四成。今年1—5月,全省占比近五成,位列全省第一。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市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新动能。
二、当前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做好跨境电商规划服务工作。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调研走访希音、苏豪云商、焦点科技、可康户外、鼓楼滨江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示范园等重点企业园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全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等,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为跨境电商明晰了发展路径。二是出台系列引领性指导政策。在全省率先出台《南京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计划(2023-2025)》,围绕“主体培育、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生态建设”四大行动,提出全市发展目标及18项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南京市“全球数字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吸引全球跨境电商服务商集聚发展。
(二)构建头部跨境电商企业集群。一是招引头部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今年以来,市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广州、深圳及土耳其等推介南京合作机遇,招引企业项目等。目前我市已引入行云集团、颐高集团等知名园区运营商,空中云汇、连连数科、乒乓智能等跨境支付服务商,密切强化与亚马逊、得物、大龙网、TEMU等平台合作,落地区域总部或创新基地,贴身服务本地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二是培育覆盖海关主要报关模式的综合服务商集群。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出海风险和成本。9610报关服务方面,慧贸通的“ECTS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展9610报关模式出口及退税,累计服务各类跨境电商店铺超2000个;9710报关服务方面,苏纺集团的苏豪通9710跨境电商EB2B系统,已签约服务80余家传统外贸企业。9810报关服务方面,江苏擎天助贸的跨境擎天助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键通关、一键退税、一键融资”等服务,帮助南京爱韵乐器等顺利完成了首单“9810”报关模式的退税。三是推动已有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中国制造网增设“在线交易服务”业务模块,将洽谈、支付、物流等环节整合到线上,助力企业实现“9710”出口。江苏未迟全流程孵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中小企业快速、低成本出海,相关案例入选2023年省商务厅首批数字贸易创新案例。支在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9个公共海外仓,近17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服务各类企业超千家。
(三)建设差异化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支持各板块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孵化基地。一是打造一批全链路服务集聚型园区。鼓楼区滨江数字示范园以跨境支付领域头部企业空中云汇为核心,带动引进生态链上各类中小企业近40家,江宁区百家湖硅巷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入美国纪奈尔海外仓、中韩跨境优品展销平台等,引领园区全链条绿色化、全流程智能化发展;南京跨境电商(玄武)产业园引进苏豪集团“9710”通关模式服务、紫悦零碳绿色认证服务和电子口岸服务等功能,构筑起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体系。二是提升监管通关型园区承载能力。南京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空港区位优势,大力发展9610出口业务,2023年通关货重首次突破一万吨,以清单模式申报出口单量位列全省同类跨境产业园第一。南京龙潭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海港优势,重点发展保税进口、集货集拼出口业务,跨境电商通关量成倍增长。三是打造消费场景创新型园区。南京八卦洲跨境电商产业园以跨境美妆产品为主线,打造了集大型仓储型卖场、跨境美妆智能集散中心、品牌展示交易中心于一体的消费型园区,30多家中小企业和54个美妆品牌对外集散发售,年交易额超8亿元。率先在我市落地“网购保税进口+实体新零售”消费新场景,将体验、下单与极速配送相结合。
(四)多举措厚实跨境电商生态基础。一是举办高水平产业促进活动。举办2023南京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论坛,推介南京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举办中国(南京)工业品跨境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为工业品跨境电商的探索创新提供新机遇。举办江苏跨境出海峰会,通过商务部门和亚马逊“双赋能”,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和数字生态建设。二是擦亮南京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品牌。大赛自2017年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近500支(次)团队参赛,各类学习培训74场,覆盖人员超过2.6万人次,出口金额超12亿元,为南京跨境电商培育输送了大批从业人员和创业团队。三是强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指导行业协会联合50多家知名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全省首个跨境电商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为各类企业提供发展体检报告、定制人才培养等举措,解决跨境电商前沿发展研究、中高端人才供给等需求。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院校和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全市已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电子商务协会等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师评价机构,能够为跨境人才专业化发展提供培训认证等服务。
(五)多方协作提升国际物流能力。交通、海关、口岸等部门协同推进我市国际物流体系建设。一是开辟近洋航线及外贸内支线。结合企业运输需求,2023年新开辟集装箱航线3条,月航班达945班,构建了直达日本、韩国、东南亚等8个国家及国内南北方主要沿海港口集装箱干线网络;外贸内支线经洋山港与欧美、中东、非洲三大远洋干线无缝衔接。二是持续完善集装箱航线网络。进一步加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RCEP国家的近洋航线,提高南京至上海、宁波港驳船周转效率,为南京及都市圈适箱货源特别是锂电池、光伏、新能源等新货种出口国外市场提供新物流通道。三是做好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的文章。目前,南京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已开通至中亚五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土耳其等十余个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6月28日又正式开通南京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欧班列。今年以来,南京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已累计开行逾100列,同比增幅超70%,为畅通跨境电商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我市跨境电商存在的短板
我市跨境电商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是跨境电商渗透率不高,合规化水平有待提升。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时候,对跨境电商的意义和制度规则认识不深,对建立内控机制,实现合规化发展能力有限,人才不足。 二是跨境电商产业带偏少,支撑力不足。我市适合跨境电商出口的产业链较为分散,产业带特征不明显,支撑能力不足,目前只初步梳理出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纺织服装等四个领域具备产业带支撑功能。对比跨境电商活跃地区差距较大。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国际运力有待提升。头部跨境电商企业较少(仅中国制造网等几家有较高行业知名度),资源整合带动能力不足。同时,因为南京不具备上海、宁波的国际港口优势,也无广州、深圳等地丰富的国际航线资源。国际运力上的差距,导致很多货物需要转关到上海等口岸出口,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重点聚焦头部主体引进和培育。一是加快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苏美达五金、泉峰科技等传统外贸企业和汇通达、孩子王等电子商务企业“触网转型”,对发展成效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跨境电商企业给予“一事一议”支持,帮助卡佩希、薏凡特、视客等细分赛道领军企业加速做大做强。二是突出头部企业平台招引落地。支持相关板块推动亚马逊、TEMU、希音、得物等头部企业在南京落地项目或扩大业务规模,带动引进更多辐射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跨境电商企业,目前已与几大平台密切对接,部分项目进入实质性洽商。大龙网已经在江宁落地运行龙工厂数字贸易港项目。
(二)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集聚发展。一是推动平台载体加速发展。由市级相关部门协调指导,各板块结合辖区产业特点和集聚规模,分档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或孵化基地。支持主城区各板块依托高水平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力建设全链路服务集聚型园区,推动龙潭、空港等依托口岸优势提升监管通关型园区发展水平,引导栖霞区等立足文商旅资源融合建设消费场景创新型园区,鼓励其他板块根据自身条件,聚焦跨境电商品牌出海、跨境电商业务培训、跨境电商直播等细分领域,量力打造小而精的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二是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更加集聚。引导各板块围绕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纺织服装等领域继续梳理优势企业,培育打造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重点聚焦汽车后市场领域,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在户外用品领域,鼓励可康户外等企业进一步做强;在电动工具领域,借助苏美达五金、泉峰科技等企业已有产业链主导优势,带动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纺织服装领域,推动莉莉丝绸、卡佩希、薏凡特等成为特色服装行业引领企业。
(三)发挥两个“效应”带动力。一是突出链主带动效应。支持苏豪控股、焦点、未迟等综合服务类链主企业,主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通过链主产业带动能力,将更多上下游资源融入到南京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增强跨境电商全链条服务体系的集聚力和吸附力。举办南京都市圈供应链资源产销对接会等各类产业活动,实现更广泛的南京都市圈内跨境电商企业有效合作和抱团发展。二是突出国际物流支撑效应。加快布局国际全货机航线,加密国际海运班次,为跨境电商提供全方位运输保障。加密“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班列班次,推动沿途节点城市公共海外仓建设。推动南京国际货邮核心口岸过渡期项目建设进度,拓展国际物流通道。
(四)继续加厚跨境电商发展氛围。一是举办高水平跨境电商活动。我市将于7月底,高规格举办中国(南京)跨境电商开放合作大会,汇集国内外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物流企业、知名专家学者等200多人,一批高能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届时开园,一批重大项目将在会上签约,助力南京培育外贸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市跨境电商高水平开放合作水平。二是加强专业人才供给。加强政校企协四方联动,依托跨境电商市域产教联合体,亚马逊等平台,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体系,开展跨境电商人才技能培训,建设跨境电商专业智库,办好各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等,为中小企业培育输送更多人才资源。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市商务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商务局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