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杨俐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甄选优质非遗类文旅商品进驻景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近3100年的建城史和500年都城史的演进中,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其生长、繁衍和发展,彰显出古都南京厚重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77项,其中中国古琴艺术(金陵琴派)、南京剪纸、南京云锦、金陵刻经、雨花茶制作技艺等5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3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94名,另有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2项,建成各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76个。全市基本建成名录体系完备、梯次合理、传承有序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近年来,南京市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为目标, 充分发挥非遗资源雄厚的独特优势,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挖掘非遗深层内涵和价值,规划非遗旅游线路、开展非遗研学游,探索非遗保护文旅融合新路径。认真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扎实推进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我市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景区、金陵水乡钱家渡景区、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入选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非遗进钟山风景区入选“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培育项目;夫子庙景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非遗旅游景区”优选项目名录,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入选全国“非遗旅游街区”优选项目名录;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获评江苏省首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六朝深处”非遗特色研学游/休闲游、明孝陵非遗体验研学一日游入选“水韵江苏”省级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雨花茶制作技艺非遗工坊、高淳陶瓷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南京桂花鸭非遗工坊、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非遗工坊、周岗红木雕刻非遗工坊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江苏福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江苏盛世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瀚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承创织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美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江苏盛世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瀚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承创织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凡匠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京朴石玉器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非遗实践案例名列国家文旅部 “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之首,是我市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一张闪亮名片。2022年9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非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当今文旅融合背景下,推进非遗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在景区专门设立相关区域销售非遗类文旅商品,不但能够加强对非遗的系统性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有着积极意义。您提出的甄选优质非遗类文旅商品进驻景区的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加强我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普查、挖掘、梳理,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遴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当地民众广泛认可、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省、市、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制定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进一步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景区、街区、乡村旅游等业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个性化文化供给。创新“非遗”旅游融合应用场景,深入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旅游产品。创设非遗创意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研学基地,建设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旅游融合载体。
三是甄选优质非遗文旅商品。组织对全市的非遗项目进行评估与筛选,筛选具有市场潜力与代表性的非遗商品。组织已筛选出的非遗传承人及景区进行合作洽谈,制定具体的合作计划。非遗传承人根据市场需求与景区特色,研发并制作符合要求的非遗商品。将研发制作完成的非遗类商品引入景区,设置专门的销售点或店铺,丰富景区的商品种类和文化内涵,提升游客满意度,打响南京的非遗名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南京文旅行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