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市政协提案
丁朝龙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产业项目一件事改革提质增速,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协商,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南京市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服务理念,全过程跟踪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推进、投产升规情况,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至4月末,26个省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46.3%,超序时进度13个百分点,351个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41.2%,超序时进度7.9个百分点。
一、动态跟踪抓好全周期管理服务
我市对重大项目服务事项实行责任单位、市重大项目办(设在市发改委)、市政府三级会办。市重大项目办会同各板块、各部门定期梳理摸排竣工项目,动态跟踪2019—2023年开工的产业项目建设和投产达效情况,督促各板块、各部门加强现场指导,提前做好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用工等服务,加快依法合规办理竣工手续,全力推动项目“竣工即交付”、“建成即投产”。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问题事项大排查,全力攻坚解决有关项目竣工投产的难点问题,强化项目保障,优化服务环境,加快项目投产达效节奏。
市数据局按照国家、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建设完成覆盖市、区两级130余个审批部门的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系统包含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公共服务、全周期监管、移动服务、一站式收费、区域评估、审批协同等8大类20余项建设任务,实现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一站式”网上办理,有效保障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落地实施。
二、推行项目立项和规划建设“一件事”,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一是优化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对重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和新建、改扩建等类别进行细致分类,一类项目一套方案,聚焦重大项目办事需求,全流程梳理审批服务事项和要素保障条件,形成办事指南和服务清单。二是精简项目审批程序。简化、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事项和流程,综合运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数据共享等改革成果,建立“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全程网办”机制。加强数据支撑,最大限度减少环节、减少材料,无特殊情况同类材料原则上只提交一次。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报建审批手续与用地用林用能等建设条件衔接。探索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对具备条件的项目联合开展可行性研究、环评、安全评价、交通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推行项目单位编制一套材料,政府部门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四是深化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改革。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在全市26个产业园区选取环境影响可控、符合产业园区发展特色的行业项目开展试点,对19大类32小类建设项目实施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相关产业项目环评审批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件事”审批改革,试行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书和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书审批四个事项合理归集,统一受理、联合办理、一次办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打捆审批”“一件事”改革试点,对同一产业园区内同类建设项目、同一建设单位内同类建设项目、同一行政区内基础设施项目允许统一编制环评文件,提出统一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统一报批、统一批复,进一步减少产业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时间。
三、推行施工许可和联合验收“一件事”,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推行工业用地“交地即开工”供应模式。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行政府服务承诺清单,为企业提供“带方案挂牌+交地即开工”供应服务。实行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联合验收,优化项目开工前审批流程,实现“交地即开工”。二是推行重大项目“交地即发证”。进一步强化不动产登记机构和税务等部门协同配合,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并联办理、信息共享等方式对土地供应、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等进行全链条流程优化再造。前置地籍调查,在“交地”前完成地籍调查成果审核入库,“交地”时根据申请同步“发证”,实现“交地”与“发证”无缝衔接。三是深化“竣工即交付”改革。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深入开展“竣工即交付”试点,通过告知承诺制开展“建设工程档案验收”。进一步梳理交付事项,在规划核实、人防验收(备案)、消防验收(备案)、竣工验收(备案)阶段同步开展交付服务,全面支持项目尽快投入使用。四是全面推行联合验收。今年2月,印发《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全面推行联合验收。在项目验收前期,牵头部门协同各验收主管部门成立竣工验收联动工作组,搭建信息共享机制,根据项目审批进度形成“一企一策”服务清单,辅导企业材料申报、协助编排验收进度、跟踪协调推进情况,提前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要件预审。验收过程打造“清单式”“一窗式”申报途径,指导项目方申报材料,实现要件准备和现场准备并行。通过建立“一家牵头、按责转办、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流转方式,实现“资料同步共享、现场同步勘查、事项同步审批、结果同步互认”的紧密审批模式。去年11月,我市全面推动《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代替竣工验收备案表,可以直接办理不动产权登记。
市政协第0205号提案精准聚焦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主题,建议质量高、针对性强,对实际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我局将发挥市数据局职能优势,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加强制度创新与数据赋能。深化与城乡建设、规划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对接联动,进一步梳理部门事项间实施“一件事”改革的可能性、合理性及操作性,加强部门之间材料信息共享,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南京市工程审批系统的支撑能力,分析项目推进用时过长、通过率较低等问题环节,根据企业反馈及时优化系统,根据项目分类推出更多改革举措。
二是在前期“交地即发证”、“交房即发证”的基础上,积极与规划资源、城乡建设部门对接,研究将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后才能申请不动产登记的传统做法,改由不动产登记在申请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阶段提前介入,指导申请人提前进行权籍调查,前置实地查看环节,实现竣工验收备案、不动产权籍调查等事项并联办理,在项目取得竣工验收备案的同时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实现“竣工即交证”。
三是做好对全市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服务工作,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竣工投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项目投产达效序时进度,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开展验收,推动项目一旦竣工即可迅速投产,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数据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数据局
2024年7月23日